想那愚公移山,虽一己之力微薄,然矢志不渝,终能感天动地,此亦如残疾人事业之推进,需众人齐心协力,方有所成。”
杜之甫目光坚定,右手握拳,在空中轻轻挥动,似在表明决心。
李小白目光灼灼:“正是。
至1992年1o月12日至13日,第47届联合国大会举行次残疾人问题特别会议,决议将每年12月3日定为‘国际残疾人日’。
此日之设,意义非凡,犹如一盏明灯,照亮残疾人前行之路,亦唤醒世人之良知。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残疾人于困境中坚守,世人亦当以仁爱待之。”
李小白挺直了腰板,神色庄重。
言毕,二人起身,踱步出门,于庭院小径漫步,寒风拂面,却未减他们探讨之热忱。
“君之词下阕所云‘障消途敞,尊严互护,关爱同行’,实乃理想之境。”
杜之甫叹道,眼神中流露出一丝忧虑,“然如今,虽有进展,却仍有诸多不足。
残疾人就业之路,依旧荆棘密布。
如2oo7年国际残疾人日主题‘为残疾人提供体面的工作’,足见就业问题之严峻。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若社会各界皆能礼贤下士,广纳残疾人之才,何愁其无施展之地?”
杜之甫摇了摇头,无奈地苦笑。
李小白点头:“吾曾闻有残疾者,虽身怀技艺,然求职之时,屡遭拒之门外。
或因偏见,或因无障碍设施之缺失,使他们难以一展才华,空有壮志,却报国无门,实乃可悲可叹。
‘冯唐易老,李广难封’,世间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残疾人之才亦需明眼人识得。”
李小白皱着眉头,脸上满是愤懑与惋惜。
正说着,行至街边,但见一位独腿老者,以拐杖支撑,艰难前行。
其衣衫虽旧,却整洁干净,眼神中透着一股倔强。
李小白与杜之甫见状,急忙上前搀扶。
老者微微一愣,随即笑道:“多谢二位公子,老叟虽残,却不欲劳烦他人。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老叟虽身有不便,然亦想自食其力。”
老者目光坦然,笑容中带着几分自豪。
李小白温声道:“老丈不必客气,今日乃国际残疾人日,关爱您等,是吾辈之责。”
老者听闻,眼中闪过一丝感动:“二位公子有心了。
老叟一生,历经风雨,虽身有残疾,却也见世间冷暖。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