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和马达合作,而不是被马达兼并,自己应该怎么做?马达提出的方案,看起来是合作,其实却是把自己木江的项目兼并了,虽然马达提出由自己出任董事长和总经理,但这只不过是一个名分而已,真正决策权和话语权并不在自己手里。
政府合作的基本条件是央企或者大型国企,自己能不能找到一个央企或者大型国企借壳,然后和政府方面进行谈判。
挂靠是现成的模式。
这种模式已经在建筑行业被广泛采用。
那些用央企或者大型国企中标的项目,实际上有不少是民企挂靠在操作,但这种试点项目,是否能采用这种模式,苏易心里并没有数。
而马达的企业同样是民企,即使马达要参与这个项目,同样需要挂靠一家央企或者大型国企,而这点上,和苏易并么有什么不同。
在那个时候,要找一家央企或者大型国企挂靠并不是太难的事。
苏易专心打磨着自己的珍珠,至于别人喜欢的盒子,苏易想还是留下包装自己的珍珠。
整整一天,苏易查阅了大量的关于ppp模式的资料和相关案例,中午自己在屋里煮了一碗面条,就着昨天晚上的剩菜喝了一杯泡酒。
心里有了主意,虽然没有了樊林公司的支撑,苏易却觉得更踏实了一些。
大约晚上七点过,赵局打进苏易的电话:“苏哥,你们送来的签证资料我让人看了,有几处还需要现场人员签字核实一下。
可能会有些审减,具体的你让人和平台公司的对接一下。”
赵局在电话里把签证情况大致说了一下,苏易听出了赵局的意思,让经办人之间去协商。
苏易想了想,给樊林打了个电话:“樊总,刚才赵局来电话,签证的事请你安排个人跟平台公司对接一下。
可能会有些审减,具体情况,等双方对接后我们在沟通协商。”
“苏总,我跟李主任正好在一起,要不你也过来坐坐?”
樊林没有说签证的事,听口气不冷不热。
“那我过来一趟。
你发给地址给我。”
苏易想这事的确也应该给李诚一个交代。
樊林把地址发过来,苏易在地图上看了看乘车线路。
关了电脑出门。
在院子里的时候,见老杨和孙赫正在说着什么,见苏易下来,两人的眼神有点异样。
苏易点了点头出了院门。
老杨却还伸着脑袋向外面看了看,然后对着孙赫摇了摇头。
孙赫也伸了脖子往外看了看。
苏易在公交车站静静地等车,心里却在想着怎么跟李诚说这件事。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