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巧云在赵忠信手臂上东捏西捏,怎么像铁板一样?这家伙到底是甚么做的?
“巧姐儿,不得无礼。”
韩彦直走过来说道。
韩彦直接着对韩巧云说道:“男女授受不亲,怎可如此?”
一副少年老成的样子。
韩巧云撅着嘴道:“要你管。”
赵忠信连忙拱手施礼道:“忠信见过小公爷。”
“师兄不必多礼,小妹多有冒犯,请师兄谅解一二。”
“小公爷说哪里话,小郡主乖巧可爱,忠信喜欢的紧。”
赵忠信接着笑着对韩巧云说道:“小郡主,师兄那里有好多好玩的,赶明儿我叫人送过来。”
沈明那里倒是有很多稀奇古怪的对象,甚么机关马啊、驴甚么的,拿些送给韩巧云就是。
韩巧云瞪大了两只漂亮的大眼睛问道:“啊?都有甚么啊?珠宝首饰我可不喜欢。”
府内的那些东西,韩巧云都玩腻了,自己又不喜欢读书,女红更是不感兴趣。
“呐,都有机关小猪啊,机关小马啊,功夫小熊啊,如此如此。
。
。”
“啊?快走,快走,师兄快带我去。”
韩巧云说罢牵着赵忠信的手就往府外走。
赵忠信顿时哭笑不得,忙道:“今日天色不早啦,明日如何?”
。
。
。
。
。
摆脱小郡主的纠缠从福国公府出来后,一路上赵忠信不由得感叹李清照命运多桀。
从韩世忠、黎夫人那里了解到李清照出生于一个文学气息极其浓厚的家庭。
父亲李格非官任礼部员外郎,是唐宋八大家苏轼的四大门生之一,家中藏书丰厚,善写文,工于词章。
其母王氏乃是状元郎王拱宸的孙女,颇得家风,文学修养极高。
赵明诚自小耳濡目染、文化熏陶,加之聪慧颖悟,才华过人,所以自少年便有诗名,才力华赡,逼近前辈。
十八岁时,与时年二十一岁的太学生赵明诚在汴京成婚,门当户对,郎情妾意,与赵明诚琴瑟和谐,条件优越、生活富裕,小两口喜欢古玩、字画等金石,同时也收集了大量此类物品。
赵明诚、李清照在经历朝廷一系列政治事件后,剧变发生“靖康之变”
以后,当时北方局势越来越紧张,为了躲避战火,她们将所有的古玩、字画等物反复拣选,装在了十五条船上。
剩下的十多间屋子的东西,她来不及拿,想要等到来春在雇船南运,可就在当年,他们就被金兵的一把火烧成了灰。
后来赵明诚死在赴任湖州的路上,李清照悲痛欲绝,不过还有金石,那是赵明诚一生所爱,是他们曾经美好的见证,一定要把他们保存下来,那仅存的十五船金石!
但很快就有人盯上了这批文物,先是宋高宗的御医王继先登门,要用三百两黄金收购;又是谣传她要用这批文物“颁金通敌”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