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自然是因为,有姐姐在,我才能继续做个无忧无虑的小孩子啊!”
谢晗行笑眯眯地看着六姑娘,眼中尽是对六姑娘的敬重。
在他的记忆中,姨娘想着要怎么让父亲把心思都落在她身上,日日想着怎么样才能在母亲的手底下好好的活着。
根本顾及不到他,
姨娘去了之后,当时岁数不大的姐姐,求了父亲几日,才求得父亲心软,让他可以在姐姐身边长大。
他心里都明白的。
失去了姨娘庇护的姐弟俩,在看似大度的母亲手底下,如何艰难长大。
他知姐姐的不易,姐姐知他辛苦。
两姐弟能互相扶持着长大,光是这份姐弟情意,就难得可贵。
“你呀。”
六姑娘笑着点了下他的额头,说教的话,到底也没说出口。
在松鹤院待了有一个时辰,六姑娘抬眼,看着越来越晚的天色,“都这么晚了,我也该回去了。”
“那我送姐姐出门。”
谢晗行站在门口,一直看不到六姑娘的背影,才转身回了自己的院子,继续看书。
方才用膳时,吃的比平日多。
方才六姑娘还不觉得,此时却觉得肚子胀的难受:“我们在外面多走一会儿。”
玉奴应了一声:“是。”
玉奴虚扶着六姑娘的手臂,不紧不慢的朝着小花园走去:
“你让人,去打听打听。
这些时日,那些管事的都去了哪里,都做了什么,与谁见面,说了些什么。”
“是。”
“另外,在让人去问问。
看看江南和岭南、岭北那边,到底怎么回事。”
“是。”
六姑娘绕着小花园,来回走着,心思也不停的变换着。
半个小时后。
"
“姑娘,奴婢给您泡了一杯山楂水,”
玉奴将茶杯递到了六姑娘的面前:“您喝一些,在去外面散散步,兴许就不会这么难受了。”
“嗯。”
六姑娘接过了她递过来的山楂水,喝了一大口,便放在了旁边的桌子上。
“母亲那里,还没什么消息吗?”
玉奴虚扶着六姑娘的手臂,“听说,太太把管事们送来的银子,用您的名义,都带走了。
一部分,送去了李氏和王氏,一部分,送去了北疆。
身下的一部分,一分为二。
一部分太太留下了,一部分送去了二姑奶奶那儿。”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