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靖三十四年,腊月初一。
林十三从南城的评事摊子上得知了三件大事。
第一件大事。
浙东参将卢镗,率俞大猷丶汤克宽两位老部下,于嘉兴府王江泾大破倭寇,斩首一千九百级,溺死者不计其数。
此即后来载入史册的「王江泾大捷」。
林十三那夜生死之间走了一遭,辛苦没有白费。
他为救卢镗出了一份力,也是为抗倭大业出了一份力。
卢镗不愧是抗倭名将。
自刑部大牢出狱去到浙江,称得上「猛虎出于柙」。
第二件大事。
按理说,浙江抗倭大捷。
浙直总督丶浙江巡抚都是有功之臣。
然而,首辅严嵩在嘉靖帝面前参劾总督张经丶巡抚李天宠「养寇自重」。
严嵩的逻辑清晰:瞧,为何倭寇在东南肆虐这麽久,张经丶李天宠束手无策?皇上您派赵文华去东南督师,立马就打了大胜仗?
明明就是张经丶李天宠这些年养寇自重嘛!
他们图谋不轨丶意图谋反!
严嵩在嘉靖帝面前作出结论:王江泾大捷,功劳全在赵文华,还有个叫胡宗宪的巡按御史也出了些力;东南倭寇肆虐,罪过全在张经丶李天宠。
不得不说,要论整人丶杀人丶夺权,严嵩是绝顶高手。
高,实在是高,比高老庄还高。
可怜一代抗倭名臣张经丶李天宠,打了胜仗却掉了脑袋。
锦衣卫前往浙江,将二人锁拿回京处死。
赵文华则返朝升授右副都御史衔,即将接任浙直总督。
第三大件事。
卢镗再次被夺职戴罪。
名将卢镗怎麽也没想到,自己为保东南百姓的平安血战倭寇。
好容易打了场大胜仗,这场胜仗却变成了严党夺取东南大权的理由。
而卢镗,成了严党的人精们夺权的工具。
在严党看来:夺权的目的已经达到,工具自然该扔到茅坑里。
一小股倭寇登陆浙东沿海抢掠。
严党立马参劾卢镗「防倭不利,坐失军机」。
卢镗再次丢了官职丶兵权。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