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尚小说

第64章(第3页)

丹青好比闯进了一个全新的宝库,眼睛、耳朵压根儿不够使唤,天天在山里转悠,后头跟着钳耳派给他的向导和保镖,捧着笔墨纸砚,以供他随时挥毫落墨。

一直待到六月,雨季快要来临,路上将越来越难走,丹青才依依不舍的告别瘦金和钳耳,回到益郡。

尽管这两年朝廷往西南深处修了不少道路,但是因为地势过于险峻,速度始终快不起来。

而且技术上的难题也非常大,几乎不停的有人因为修路丧命。

为此,工部一再招募技术人员参与修路,又屡次抬高死伤工人的抚恤金额,新任工部尚书李旭大人更是几度亲自赴蜀坐镇指挥。

丹青听着护送自己的西羌小伙子讲述这些事,心中泛起一种充满了悲悯之情的欣慰。

对远在銎阳永嘉殿中的那个人,疯狂思念起来。

他——就算是喜欢做,擅长做的事,要做到最好,也一定很辛苦吧。

替水墨师兄裱了几幅字画,又把"

漱秋斋"

这两年搜罗的两幅佳品临出来,却收到蓝家送来的信:蓝爷爷勒令丹青去楚州过中秋节。

自六月起,西蜀霖雨连绵,三月不绝。

雨季开始后,修路一事暂时停工,预备仲秋继续。

李旭眼看着天时不对,雨水比往年来得多,来得长,七月底了,还没有一点要停的意思。

立刻快马急奏承安,准备应对洪水。

八月,练江暴涨。

蜀州境内问题并不大,但是到了接近楚州的天门峡,各支流在此汇成练江主干,水势一下子增长数倍。

偏偏天门峡险窄陡峭,哪怕是枯水季节,水流至此,也有排山倒海之势,如今挟漫天洪流而来,被两边峭壁这么一挤——天灾加上天险,楚州危矣。

承安长驻蜀州十几年,马上明白了李旭的意思。

不是防洪抗洪,是应对洪水。

这样的情形,非人力可以对抗。

朝廷只能及早动手,将损失降到最低。

三月霖雨,如此恶劣的天时,已是百年未遇。

上一次,恰好发生在前朝末年割据动荡之时,从楚州到越州,沿江大小城池村庄尽没。

大水过后,尸横遍野,瘟疫流行,有些地方,人烟绝迹近二十年。

承安拿出即位以来前所未有的魄力,不顾一切独断专行:楚州全境抢运秋粮,转移居民,选定五处最接近天门峡而又地势低、有湖泊的地方,提前决城,预备放水分流,其他地方,严防死守。

东南下半年已收税银马上提前从陆路加紧送往京城,一部分直接送到楚州,用于安置移民。

圣旨一下,温县、清潭县、考城、虞城、德安郡五个准备决城放水的地方顿时哭声震天。

好在朝廷大把银子派下来,又有定远将军张與带着楚州驻军亲自压阵,总算在洪水到来前夕一户一户全部撤走了。

八月二十,皇帝亲临天门峡。

上游的雨还没有停,水位正在不断上涨。

"

顶多再有三天,东边的堤岸就保不住了。

即使现在雨停了,也无济于事。

"

李旭神色凝重。

"

已成定局的事,不必多想。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本月排行榜
    本周收藏榜
    最新更新
      新书入库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