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老秦王突然非常想念曾经那些被他熬死的人,特别是赵武灵王和赵惠文王。
“罢了,政儿起身吧。”
老秦王有些意兴阑珊,“朱襄,我本想让太子选个聪慧的女儿嫁给你,再多送些美人替你装点后院。
有政儿在,你不乐意就罢了。”
朱襄明白老秦王的言下之意。
如果政儿夭折,那么他必须与秦国宗室再次联姻,否则秦王不会信任他。
秦国的重臣,没有一个家族中人不与秦国宗室联姻。
虽然联姻之后,秦王该猜忌还是猜忌,大臣该各怀心思还是各怀心思,与不联姻并无差别。
“谢君上!
待休息的时候,我立刻为君上做顿好吃的!”
朱襄挪转到老秦王面前跪下,然后把嬴小政拉起来,抱在怀里揉膝盖。
老秦王笑骂道:“我缺你这口吃的?若味道不好,我就罚你外甥抄书。
唉,你和政儿不愧是蔺相如养大的孩子。”
(叮,秦昭襄王好感度解锁。
)
朱襄看着那个挂着半颗心的像素老秦王,心情复杂。
经过几年摸索,朱襄勉强弄懂了系统好感度划分规律。
好感度的描述和真实“心”
数不是直接挂钩,比如许明和相和多次表明为了救自己愿意牺牲,但与他好感度并未到四心“刎颈之交”
。
这是因为许明和相和愿意牺牲的行为,并非因为“朱襄”
,而是“朱襄公”
这个大贤。
若他们不认识“朱襄”
,也会为“朱襄公”
赴死。
也因如此,秦王用二十多万赵军、封君甚至邯郸城来换朱襄,他对朱襄的好感也未到一心“略带欣赏”
。
因为他对“朱襄”
这个人本身没有任何兴趣,甚至不一定把朱襄当成一个值得尊重的人。
同样因为这个原因,平原君和平阳君的好感度在朱襄离开赵国时才解锁。
这时他们看待朱襄,才不是一个“能为赵国带来好处的贤才”
,而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
倒是信陵君,见面就给了朱襄一颗心,刚离别又给他加了一颗心,让朱襄感慨不已。
“好感”
之始可能来源于朱襄的才华,但不停止于朱襄的才华。
系统严苛的好感度评价,更注重像素小人对朱襄私人的感情。
在他离开赵国的时候,廉颇和李牧涨到了三心,相和、许明的好感度略差于政儿他爹,蔡泽的好感度刚刚超过了政儿他爹,蔺相如的好感度离四心只有一线之隔。
现在老秦王,终于把自己当“人”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