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接下来让我们详细讲讲这个有趣的成语故事。
话说那是在风云变幻的春秋战国时期,某一年,齐国境内遭遇了一场极为严重的饥荒。
这场饥荒导致粮食极度匮乏,价格飞涨,普通百姓根本无力购买足够的口粮果腹。
于是乎,大批穷苦人家因为缺少粮食和其他吃食,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被饥饿一点点吞噬生命,最终悲惨地饿死街头。
就在这哀鸿遍野、民不聊生之际,有一位名叫黔敖的贵族奴隶主动起了心思。
他心想:“如今这世道艰难,我若能在此时施展出些许‘善心’,不仅可以帮助那些可怜的饥民,还能为自己博得一个好名声呢。”
于是,从某天开始,这位黔敖老爷每天一大清早都会亲自驾着马车来到大路边,然后命人在路旁摆放上一些食物,就这么静静地等待着那些饿着肚子的穷人们路过此处。
一旦现有饥肠辘辘之人经过,他便会慷慨地将准备好的食物施舍给对方,以此彰显自己所谓的“仁慈之心”
。
就这样过了好些日子。
这天清晨,黔敖又如往常一样早早地坐在路旁的马车上,满心期待地等待着过往行人。
就在这时,一个身影远远地映入了他的眼帘。
只见来人衣衫褴褛、面容憔悴,饿得都快不成人形了。
他用一只破旧的衣袖遮住脸,脚下拖拉着一双破烂不堪的鞋子,双眼微闭,脚步虚浮且踉踉跄跄,仿佛一阵风就能把他吹倒在地。
整个人看上去无比虚弱,似乎随时都有可能倒下。
黔敖见到眼前这一幕,心中不由得一阵狂喜,暗自思忖道:“哈哈,真是天助我也!
一直苦等的良机总算来临,可以让世人见识一下我伟大的‘仁爱之举’啦!”
念头刚一闪过,只见他动作迅如闪电一般,左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猛地抓起一份香气扑鼻的食物,而右手则稳稳当当地端起一碗热气腾腾、香味四溢的热汤。
接着,他将脖子伸得长长的,仿佛一只长颈鹿,同时扯开嗓门儿,用一种极其傲慢且不可一世的声调,对着那个正迈着沉重步伐、缓缓朝这边走来的饥饿之人高声吆喝道:“喂!
那边那个可怜虫,还不快点滚过来吃点东西填饱肚子!”
此时的黔敖,满心欢喜地认为那个饿得面黄肌瘦、脚步虚浮的人一定会对他感激涕零,千恩万谢于他的好心肠与慷慨大方。
然而,事情的展却完全出乎了他的意料。
那个饿汉听到他如此嚣张跋扈的呼喊后,只是微微抬起头来,轻轻抖动了几下自己那已经破烂不堪的衣袖,随后用一种充满蔑视与不屑的眼神狠狠地瞪了黔敖一眼,并冷冷地开口说道:“哼!
我之所以会沦落到如今这般饥寒交迫的惨状,恰恰就是因为坚决不肯食用像你这样的所谓‘好心人’所给予的嗟来之食啊!
难道在你们这些人的眼中,一个人只要面临饥饿的威胁,就可以毫不犹豫地舍弃掉自己最为珍贵的尊严,去接受这种带有明显侮辱性质的施舍吗?告诉你,少在这里惺惺作态了,赶紧把你那套虚假伪善的把戏给我收起来吧!”
黔敖听到那番言辞后,内心深处涌起一股强烈的羞愧之情。
他的脸色瞬间变得通红,额头上也冒出了细密的汗珠。
他意识到自己之前的行为是多么的不妥和不尊重他人,于是毫不犹豫地转身快步跟上那个饥饿的人,嘴里不停地说着道歉的话语。
然而,无论黔敖如何诚恳地表达歉意,那个人始终紧闭双唇,坚决不肯接受这份迟来的好意。
他迈着坚定而缓慢的步伐继续前行,仿佛已经下定决心不再与黔敖有任何瓜葛。
尽管身体因为长时间的饥饿而虚弱不堪,但他的眼神却透露出一种不屈和决绝。
就这样,黔敖一路跟随在后,不断地试图说服对方改变主意。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