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棉袈裟被盗,宁国寺的僧人们甚为慌张。
为了追缴达摩祖师传下来的袈裟,宁国寺的方丈连忙派人将此事上报朝廷。
宋孝宗赵昚闻之大怒,于大殿之上,询问一干文臣,道:“众位爱卿,佛门宝物达摩袈裟被盗,务必速速追回。
华夏之宝,绝对不能落入东瀛蛮人手里!”
众臣中有一人出列,严神肃色道:“启禀皇上,当今之计,应让众官兵严加把管出海关口以及各州城门,严加盘查。
既然是日本僧人盗取达摩袈裟,这个盗贼必然想要离开华夏,前往日本,我们严加盘查一定会把达摩祖师袈裟要回来。”
在大殿之上出此言者,为何人乎?此人姓名陈亮,宋高宗绍兴十三年九月七日(1143年10月16日)申时,陈亮出生于婺州永康前黄龙窟一个没落的士人家庭,被取名为汝能,宋孝宗初年方才改名为亮。
陈亮的曾祖父陈知元在宋徽宗宣和(1119年—1125年)年间“以武弁赴京守御”
,随大将刘元庆死于抗金战斗之中。
他的祖父陈益“明敏有胆决”
,其父陈次尹刚成年即为全家生活而奔波。
其母生下他时不过十四岁,所以对陈亮的哺养教育之责,主要由祖父、祖母承担。
他们对陈亮期许颇重。
陈亮“生而目有光芒、为人才气超迈,喜谈兵,议论风生,下笔数千言立就。”
从青少年开始,就显示了他的聪颖精明、才华横溢和志量非凡。
在十八岁时,他就考查了历代古人用兵成败的事迹,写出了《酌古论》二十篇,讨论了十九位历史人物。
当时的婺州守臣周葵看了这部书,对他十分赏识,赞誉为“他日国士也”
,并“请为上客”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