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寓意
在中国古代,有一个关于“画龙点睛”
的神奇传说。
相传,一位技艺高的画家精心绘制了一幅栩栩如生的巨龙图。
这条龙盘绕在墙壁之上,仿佛随时都能破墙而出,腾空而去。
然而,尽管整幅画作已经堪称完美,却总觉得缺了些什么。
终于,在经过深思熟虑之后,画家拿起画笔,在龙眼之处轻轻一点。
刹那间,奇迹生了!
那条原本静止不动的龙竟然真的破壁飞去,消失在了云端之中。
当然,这样的神话故事虽然充满奇幻色彩,但从现实角度来看显然是难以置信的。
不过,这个传说所蕴含的道理——点睛传神在艺术创作中的极端重要性,却是不容置疑的事实。
无论是从事何种工作或是完成一项任务,即便在此前的各个环节中表现得极为出色,如果在最为关键的那个步骤出现疏漏或者未能做到尽善尽美,那么很有可能之前所有的努力都将付之东流,一切成果皆化为乌有。
因此,我们必须时刻保持高度的专注力和敏锐洞察力,紧紧抓住事物展的核心要点,并倾尽全力去描绘出那至关重要的最后一笔。
只有如此,我们所面对的事务才能够真正臻至圆满无缺的境界。
倘若某一事物缺失了那最为美妙动人的点缀修饰,它就如同夜空中失去繁星闪烁的苍穹般黯然失色,丧失掉原有的光辉魅力。
而这种点缀,往往就是所谓的“画龙点睛”
之笔。
例如在文学创作领域里,一篇文章纵使行文流畅、结构严谨且立意深刻,如果缺乏一句能够提纲挈领、升华主题的精妙语句作为结尾,那么这篇作品恐怕也难以给读者留下刻骨铭心的印象。
成语“画龙点睛”
常被用于形容艺术创作过程中那些关键性的笔墨处理或者在写作及言谈交流时恰到好处地加入的精炼言辞。
其在句子当中通常充当谓语、定语或者状语等成分,具有明显的褒义色彩。
尤其在涉及到言语表达以及文字撰写方面应用颇为广泛。
在现代语境下,当我们评价某人在写作过程中通过添加一句简洁有力的总结话语使得整篇文章增色不少时,常常会使用“画龙点睛”
一词加以赞誉。
此外,该成语还时常与“点铁成金”
一同搭配使用,以强调在关键时刻稍加点拨就能产生惊人变化的奇妙效果。
1
运用示例
明·张岱《博浪椎传奇序》:“子房得此数语,真如画龙点睛,从此飞腾变化,莫可测识者矣。”
6
清·廖燕《金圣叹先生传》:“然画龙点睛,金针随度,使天下后学悉悟作文用笔墨法者,先生力也。”
6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