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气感强度不就可以叫‘蒙星霖’,神识强度叫‘米立刀’?”
李俭顺着说下去。
蒙星霖以极其哀怨的目光看向李俭。
“好吧好吧,不开玩笑。
但这确实不错,不是吗?”
李俭举手投降。
“是啊,但按照惯例,你的名字才应该纳入其中,到时候神识强度就不叫‘米立刀’了,应该叫‘李俭’。”
如同背心尊者再世的蒙星霖倒起了哀怨口。
“噫,算了吧。”
……
由于主导人与灵机交互的米立刀大组下蒙星霖小组的两位主力——指蒙星霖和李俭——都不愿意为新提出的两个量化单位命名,华夏科学界只好建立物理量标准单位命名委员会,征集单位名称,筛选投票表决。
毕竟是紧急时刻,一切事务从简,委员会很快提交了两个名称,供神识强度和气感强度使用。
神识强度单位“立方米”
被称为“晶”
,气感强度单位“牛顿平方米”
被称为“璇玑”
。
(书友桃友情命名)
用新单位来说,李俭的神识强度为三微晶,气感强度为二毫璇玑。
“该说文化人就是文化人嘛,套起词来一套一套的。
什么‘晶又能表示密排晶体,又能表示晶格固定,仿佛密排的凝聚灵机,同时是三个相同字形的重复,表示其物理量有三个维度’。
真牛啊,这帮人。”
李俭看着,大加赞叹。
三微晶听起来可比三微立方米好听些,而且听着就很玄。
“璇玑还是本土化命名。”
蒙星霖也认可这份单位名称,叫这名字总比叫“蒙星霖”
要好。
把自己的名字当做常用单位使用,听起来会很尴尬。
蒙星霖可还没做好把自己的名字变成物理量单位的准备,李俭也没做好。
……
新单位命名推行的速度非常快,有李俭这个“怪物”
在前,蒙星霖的成果在后,钱安聚居区很快推出了新的惠民举措——在每天进行的灵机测试项目旁,加设了气感数据测试仪器。
这仪器构造比灵机测试还简单,主体是三个电子测力计,按固定距离排列即可。
数据传输到各地的计算集成中心,几乎秒出结果。
经济较发达的聚居区也像钱安聚居区一样安排了同样的惠民举措,而一些原本不太发达的省份,也把气感测试仪器铺入了学校,在社区设立集中测试中心。
大概是衰退次数的“2”
太过刺眼,有不少人被刺激到了,对外宣布要研究降低衰退次数的气感使用方式,便拉帮结派地研究起来。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