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尚小说

第四十八章 命名不能代替物质本身(第4页)

依靠这张通信网络和“市民福利”

,蒙星霖和李俭筛选出大量即将发生再次灵机融合的公民,挨个询问,召集志愿者。

这活难干得很。

如果他俩做的是部队项目,在部队内找士兵帮忙参与实验,在确认不会造成伤害的情况下,有得是人乐意干。

但他俩走的是生物中心的科研立项,在聚居区内的一般群众中找志愿者。

在聚居区内通信网络还只能为各机构之间畅通通信服务的情况下,光是找人本身就够麻烦的了。

更不用说大部分人还不乐意参与实验……

好在广撒网下,终究还是找到了足够志愿者参加。

12月20日,钱安聚居区生物中心,米立刀大组,向同行和社会面发布新成果。

该成果以千数量级的数据验证了,再次融合灵机会产生气感,气感是融合灵机过程中,灵机不够精华的部分在体内的遗留。

众所周知(不是),诺贝尔奖是颁给验证的结果,而不是颁给猜想的理论。

哪怕那条理论再怎么天才,未被验证的理论及其提出者都不会成为诺贝尔奖的颁奖对象。

如果诺贝尔奖还能如期颁发,起码得为这项成果准备一个特殊奖项。

没有的话,同行会逼基金会准备一个的。

米立刀大组的研究成果将融合灵机安全性验证推向了新阶段。

在大量数据支持面前,华夏的聚居区立刻全面推进全民灵机融合。

“其实这还有风险,还应该有一次十万数量级的验证。”

米立刀在发布成果后的庆功会上,以稍严肃的口吻压了压组员庆祝的气氛。

……

米立刀说的是对的,起码从理论和科学伦理角度来说,他说的是对的。

任何面向全体的推行,没有十万数量级或以上的验证,都可能存在风险。

即使接受了十万数量级的验证,之后在社会面造成未料想的问题,也是人类历史上常有的事。

虽然以李俭为代表的新时代弄潮儿——他被米立刀塑造了这样的形象——为这套体系赋予了“灵机”

“神识”

“气感”

之类贴合灵气复苏背景的命名,但命名不能代替物质本身。

换句话说,谁能知道融合灵机,体能变强,这就是他们应该做的事呢?即使这套体系在当前命名下,仿佛灵气复苏修仙,谁又能保证,这背后隐藏的不是尚未预见的崩坏呢?

从世界变化到现在,甚至还没过去两个月。

谁敢拍着胸口,以自己的全部作保,信誓旦旦地承诺,融合灵机就能让人变得更好?

但现在并不是需要如过去一般稳妥的时候。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本月排行榜
    本周收藏榜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