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课讲经已毕,香客们不敢打扰神明,大多退到殿外,小声交谈起来。
留下来的几人,走上前献花上香,然后灵玑就会将如意签拿给他们。
住在京城里的居民,纷纷出了城,来郊外踏青。
这几年凡提到西郊那块地,总有几人提起无名道观来,城中百姓这才意识到,原来郊外还有这么一座道观。
恰至春时,若要出游,自是寻那京郊繁花深处。
西郊有整座京城最高的山,为了能俯瞰这座雄伟壮丽的城池,无数人想要攀登高峰,而道观正好就坐落在较低的偏峰上。
于是……灵·奸商·玑又卖起了泉水,每年这时候都有义工来帮忙,一文钱一人随便喝,大家也都当是给道观投的香火钱,多添份福缘也不错。
男人跟着灵玑走到室外,见到这一幕,赞叹道:“道长于经商一道颇有天赋。”
灵玑笑而不答,指指陶碗。
“公子可要尝尝,山泉甘甜清冽,不要公子钱。”
从冷冷清清的破烂道观,到如今渐有人烟的宗教之所,她都有些忘了过往的日子了。
白日的道观,香客来来往往,老道士与灵玑忙得脚不沾地,到了下午,送走最后一位访客,老道士躲在厢房捶自己酸痛的腰。
她哎呦了两声,转头看向闭着眼躺在一旁的徒弟。
“徒弟,你今年多大了?”
灵玑睁开眼,眼底有些疑惑。
“十五了。”
老道士慢悠悠撑着手坐起来,她严肃的注视着灵玑,然后又从头到尾打量了对方一遍。
“徒弟,山下的姑娘这时候已经可以娶亲了。”
少女正是最好的年华,却穿着灰朴朴的道袍,老道士想起徒弟年幼时那一件件带着补丁的衣服。
她像是想起什么,半边身子歪出榻上,然后伸手往下面一捞,拿出一个红布包,献宝似的打开,是件柳绿上杉和一条鹅黄色的裙子。
“好不好看,嗯?”
少女头一次在她面前表现得手足无措。
“好看……可……”
老道士堵住少女的嘴。
“好看那就穿上给师傅看看。”
她下了床,将少女从榻上拉起来,然后把衣服丢进对方怀里,把人推到屏风后面。
“快快快,换好就出来。”
灵玑捧着红布包裹,心情复杂。
再出来,只见老道士居然也换上了件薄荷绿的常服,多少年没变过的道士髻也被换成了妇人髻。
老道士见了换了衣服的灵玑,双眼一亮,鹅黄柳绿本就适合春日,眼前人姝色妍丽,年华正好,头回穿上这般鲜嫩的颜色,面上带着少女独有的羞涩。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