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乃君扶上者。”
“扶上而吾不能。”
岂非因博导欲询文献阅读之事乎?此等伎俩久矣,高明厌之,遂改来电显示为“吐槽不接”
,qq自动回复为“吐槽不回”
。
遇事即言退学,言己不爱学,不能学,此为何意?爱读不读可矣。
“七时半见面,将询稻秸秆千公斤如何换算能值。”
高明以情绪控制为毕生修为,理智之声按之,和风细雨,各抒己见,建议咨询者将专利初稿示于导师——近忙于此!
又写又改,又听专利辅导讲座;此专利之名与导师所布论文相合。
“吾思君之科研规划,当欲胜于导师,成一方法专利与一小论文——针对能值分析、碳足迹评估、经济评估,农业废弃物资源化中之生产绩效问题,此大进展也,初稿已定,君之科研进展,博一中优秀之少数——甚好,必获导师之赞。”
“谢君鼓励,然吾不能。”
“若无君之助。”
哦,倒是听进,改用尊称“君”
矣。
“吾不能。”
“专利只须校核计算过程,便可送国知局申请;”
“申请后再读文献,琢磨写小论文。”
“君之计划甚好,进展亦佳,顺利无阻。”
“今吾心中最大之患,纵君如此助我,吾仍觉不能。
吾不欲做,亦无信心做好,如今沉于海底,不见希望之光。”
诚然,不欲做,未做,岂能有成?求助无门,天道酬勤,做与不做,结果相同,此乃怪事也。
“事多舛而无进”
“君之提纲构架”
“余实无所知”
“余亦未尝深究”
“余无暇观文献,纵观亦难成文。”
此套路熟矣,味亦如昔,发牢骚而后搬砖。
人作天观,常此抱怨,人皆远之。
“君若唯忧读书之果,实不必。
若读书时科研思路暂惑,或工作中有汇报、课题申报等文案之难,独自书之不易,但欲借鉴余之模板,或听余之建议,余必尽力提供咨询与协助。
吾将竭尽所能!”
“非成果之事,乃频于汇报、讲解,吾言之不出,遭责。”
此责当受,然高明者亦顾己之形象与修养,不再骂。
“今觉己甚劣,甚劣!
视四周之人,视此学府,皆非吾所有。”
此情甚劣,无益于事,徒增厌憎。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