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百遍,其意自见,你记不得,可知是读没有下功夫”
“我到处找不到小秋,原来在这里。”
母亲推开门,笑盈盈地进门道“夫君,你也别太逼急了小晖,前几天刚开始读中庸,今儿就要他背熟了,也太苛刻了些。”
父亲叹道“他都这么大了,四还背不全。
别说我了,就连你这么大的时候,这些也全在肚子里了吧可见世风日下了”
母亲解围道“我不过读过几本女训,哪能跟小晖比呢他还是个孩子,你越苛责他,他越着急。
他又不是个不用功的,你可知道他昨儿熬到三更慢慢来吧,打小儿都这么过来的。”
父亲伤感“我这一生怕是休矣只愿小晖早日金榜得中,就了了我的夙愿了。
罢罢罢,是我太着急了些,你也不必点灯熬油的,每日清晨起床把中庸通读十遍,不出十日就必会了。”
哥哥诺诺答“是”
,捧着退到一边去了。
母亲打岔道“说起来,小秋怎么在这儿”
我还没来得及答话,父亲就抢着笑道“这小丫头,几日来我一考小晖背,她就藏在墙根儿下偷听,莫不是个男孩儿错投了胎了吧”
原来早就被发现了啊
我“嘿嘿”
假笑。
母亲道“怪不得这几天总是不见人影儿呢。
虽说女子应该以纺织针线为主业,但是识几个字明理,也总没坏处的。”
我大声反抗“我不要背”
母亲笑“夫君,你,敲山震虎,你把小秋都给吓到了。
不叫你背,只是认得几个字,读读女训女则,可好”
我才不要读这种糟粕呢
我继续反抗“我不读,我要读诗词”
连父亲都忍不住笑了“从哪儿知道这些乱七八糟的”
母亲笑道“这孩子真真越来越古怪了。
赶明儿小晖读诗经,你也在一旁听着罢了。”
哥哥听了母亲的话,忙说道“那就如此,明天就读诗经可好”
父亲瞪哥哥“少想着偷懒明天把四通背一遍,就准你读诗经。”
哥哥吐了吐舌头,回到角落站着去了。
母亲把风炉上的水壶拿下来,用滚水另泡了杯茶,又将父亲的茶续满,一时无话。
我便问母亲“娘,你找我做什么”
母亲捧着茶正要喝,听了我的话,停下道“哦,差点忘了。
我想着你也大了,该学些针线活儿了。
我的绣工不如你祖母,你就跟着你祖母慢慢地学,可好”
我想了一想,反正也无事可做,不如拓展下才艺,增加些谋生手段。
于是点头答应了。
和母亲来到祖母房里,祖母正眯着眼睛穿针。
于是我就从穿针开始,风风火火学了起来。
我紧紧地捏着针,生怕它扎了我。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