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郁容只能提着一布包的铜钱,候在金行门口。
有一种“跑车”
不是车,指代的是专门用板推车搬货、载人的人。
林三哥就是跟候在金行附近的“跑车”
讨价还价去的。
郁容准备那么多现钱,就是要大采购,不找个“跑车”
拉货,肯定很麻烦。
六十文请“跑车”
先跑两个时辰,超过了半个时辰就再加十五文……是林三哥据理力争的价格。
要是郁容本人,大概不会为了十文钱争论半天,直接包车一天吧!
跟林三哥比,他还真不懂得精打细算。
车有了,钱也约莫足够了,就该去买东西了。
终点定在了东渡码头的南船北马,有林三哥这个行走的“地图”
,只要按照着“物品清单”
,顺着便捷的路线,挨个就能找到商铺。
第一个目的地,是成衣铺。
立冬将至,系统送的衣物,不适合这个节气了。
再者,这两套深衣,不太方便一些日常劳作,所以增添新衣很有必要。
郁容习惯性的思维,是去店里直接买新衣。
然后发现,在古代逛成衣铺,跟在现代逛商城,感觉十分相似。
但凡看上眼的,都觉得贵。
哪怕是劳作服,他选的是舒适的棉布料,从上到下一套,也要六百文。
不至于穿不起,毕竟千金一斤的麖肉他都买了……可花在难得一见的美味上的千钱,总觉得比普通一套衣服的六百钱划算。
郁容不是纠结的人,今天要去的地方多,不想在成衣铺浪费太久的时间。
选了一套适合初冬穿的深衣,和两套劳作服,又有备无患,买了一身棉衣……布包里,沉甸甸的文钱,一下子少了三串。
好歹林三哥出了个两全其美的主意,适时阻止了郁容的“败家”
行为——照这个速度,才换的一万三千钱,恐怕不到中午就给花光了——提议他去布坊,扯几匹布,回头回村找裁缝做上几身。
郁容恍然,倒是险些忘了还有裁缝这种营生……到底是初次当家,总是有想不到的地方。
布坊不远,正好在这条路的尽头,拐一个路口就是棉坊。
棉坊没被他忘记。
这两天住在义宅,晚上睡得可受罪了,床铺铺着稻草,花了点钱从客栈买了床旧被子,对折一下,垫一半、盖一半,夜里不算冷,就是不舒适。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