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尚小说

第28章 春试通关觅良策(第2页)

想到这儿,林逸赶忙说道:“多谢公公指点迷津,晚辈自幼便对一种风格极为飘逸的书法心生向往,平日里也常研习临摹,此次定会精心准备,以合韦侍郎的喜好。”

高力士满意地点点头,“嗯,林公子既有此等准备,那便再好不过了。

不过,韦侍郎虽看重诗赋与书法,但更注重应试者的真才实学,切莫只做那表面文章呐。”

林逸谨记在心,又与高力士寒暄了几句,便起身告辞。

高力士也起身相送,临出门时,还不忘叮嘱道:“林公子,此次春闱关系重大,可要全力以赴呀,咱家便在此预祝公子高中了。”

林逸感激涕零,再次行礼道谢后,离开了高力士的府邸。

回到自己在长安的宅子,那是皇帝赐下的宅子,虽占地不算广袤,但布局精巧,庭院中花草树木错落有致,透着一股雅致的气息。

林逸径直走进书房,将门窗紧闭,决心全心投入到行卷的准备之中。

他先是铺开一张质地精良的宣纸,凝视片刻,仿佛在与这空白的纸张进行着一场无声的对话。

随后,他缓缓提起毛笔,蘸饱了墨汁,脑海中不断回忆着《兰亭序》的神韵。

林逸虽身处大唐,却因穿越前的经历,对《兰亭序》的笔法、结构、章法早已熟稔于心。

此刻,他更是全神贯注,要将那种飘逸洒脱的书法风格挥到极致。

他挥毫泼墨,一篇《百姓兴亡论》在笔下潇洒写出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这是一篇以诗赋形式创作的《大唐百姓兴亡论》,融入了唐太宗李世民“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的理念,并结合大唐相关历史资料来阐述百姓与国家兴亡的关系。

《大唐百姓兴亡论赋》

维大唐之盛世,耀千古之辉光。

然兴衰之理,系于百姓之安康。

作此赋以论兴亡,鉴往知来,祈社稷之长昌。

其一:盛世繁景

大唐开基,武德肇创,贞观继统,四海来仰。

长安城里,楼阁连云霄,衢巷通八方。

市列珠玑,商旅辐辏,胡姬当垆,酒肆飘香。

百姓熙攘,乐业且安邦,田园耕织忙。

朝有贤臣辅弼,野有黎庶颂扬。

此般盛景,皆赖圣主贤明,国策昭彰,民心得畅。

其二:民为邦本

太宗圣训,如雷贯耳,“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百姓者,国之根基,社稷之所由。

无民则无国,无水则舟休。

观夫田亩之间,农夫辛勤劳作,汗滴禾下土。

岁稔之时,仓廪盈满,赋税以供国用,家国一体相扶。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本月排行榜
本周收藏榜
最新更新
    新书入库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