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尚小说

第四章 在旷野相遇(第2页)

“但离你上班的地方可够远的。”

“我只有周三和周六才会来心理健康中心这边,其余大部分时间在三院。”

月港市第三人民医院有两个院区,主院区在市中心,就在月港医科大学后身;而心理健康中心这个院区建得有点偏,直接设在了郊区,倒是离月港大学也建在郊区的新校区很近。

戴岚不太清楚医生平时会不会换院区来上班,但他自己倒是经常换校区上课,打工人的命估计都差不多。

他想了想,又觉得不对劲,自己说了那句“也在月大附近”

之后,宋意没有流露出一点“这和月大有什么关系”

的困惑。

如果最初只是因为和自己住在同一个小区而惊讶的话,那他方才说出口的第一句不应该是“你也住在月湖花园吗”

不过,如果换一种思路,这个医生那些看似合理实则无比离谱的行为,就好像都说的通了。

“宋医生,冒味问一下,你是不是之前就认识我,或者见过我啊?”

宋意倒也没藏着掖着,根本就没想隐瞒自己早就认出来戴岚的事实,打右转向的同时往副驾驶看了一眼,笑着承认了:“是啊,戴老师,我读研的时候就看过你发的论文了。”

“……”

这羞耻程度不亚于在你上大学的时候,家长非要给来家里做客的同学看你小学写的获奖作文。

那声“戴老师”

怎么听都有一点调侃和揶揄的意思。

戴岚挑了挑眉,眉毛不自觉地弯出一个很俏皮的弧度,他放弃挣扎地笑了:“你说的,该不会是偶合家庭那篇吧?”

“对啊,就是偶合家庭那篇。”

提到论文宋意还挺开心,笑起来的时候,那双光亮亮的眼睛弯得很亲切,一扫问诊时的淡漠,整个人看着都暖洋洋的,“我今天下午刚好有个病人,他的原生家庭,和你论文里写的就很像。”

偶合家庭——偶然组合起来的家庭,是陀思妥耶夫斯基提出来的一个概念。

这样的家庭除了血缘关系以外,在精神上没有任何羁绊。

戴岚是第一个把这个概念从文学上引用到社会学上的人。

出国读博前,他假期闲着无聊,看了《卡拉马佐夫兄弟》后脑子一热,仗着计量学得好,收集到数据就直接搞了篇论文出来。

而等投稿、改稿、登刊这一系列完成后,戴岚刚好出国上学。

再从别人嘴里听到这篇论文时,它已经火出了圈。

那篇论文怎么火得戴岚都不知道,但火了终究是让他日后学术的路走得很顺。

他以为自己顶多就是在文科的学术圈子里出了点小名,没想到宋意这样的医学生也会感兴趣。

这让戴岚多少有点成就感,但他也没太得意,提到自己擅长的领域时,情绪也是收着来的:“你是说正好在我后面问诊的小孩吗?我记得他好像叫……李强?”

“嗯,对,就是他。”

宋意有点意外戴岚会记住其他患者的名字,扭过头看了他一眼,“你俩在诊室外面遇到了?”

戴岚“嗐”

了一声,摆手说:“他那个不完全是。

父母逼学习逼得太紧了。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本月排行榜
本周收藏榜
最新更新
新书入库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