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尚小说

第72章(第2页)

首先,目前陈郡最要紧的问题就是安定人心、减少伤亡。

为了减少人们心中的恐慌,谢瑶认为,与其堵住城门,倒不如疏。

但这个疏散也是有条件的。

要出城门,可以,必须拿来户籍,并说出明确的目的地,和要投奔的亲戚。

等拿来亲戚和他本人画押的信件证明,才可以出城。

但若出了城,一经发现没有去往所批之处,成了流民,即会被充入奴籍,全家沦为官婢。

不但如此,出城之前需要清点财产,房产地契充公不说,还要根据财产多少捐上一笔银子或者粮食,才能放行。

这政策虽严苛,但仍有当地的家族畏惧天灾,留下大半家财后匆忙离去。

这笔钱财,自然又被投入到赈灾之中。

城门大开几日后,原本人心惶惶的洛阳城奇迹般了逐渐安定了下来。

本来也是,那些整日抱怨的平头百姓,就算城门开着也不可能离开家乡,不过是粮食颗粒无收,日子过得苦,所以就以骂官老爷无德无能来发泄。

等发现那些有钱有势的都跑了,就将火力转向了那些数典忘祖之人。

除了这种自行投奔亲戚的可以出城,还有一种由官府组织受灾民众到其他地区开荒的方式。

谢瑶记得历史上曾经有过“移民就食”

的旧例,只不过在大辽还未曾有过先例。

通过这两种方式,不但缓解了城内的粮食压力,还平息了众怒,可谓一举两得。

说起把守城门,只有官府出面是远远不够的。

一旦在城中无事可做的闲人过多,闲人聚集起来,就容易聚众闹事,冲出城去。

所以谢瑶提议请聂怀义从军中抽出一支队伍,和官衙的代表一起专门负责此事。

聂怀义手握军权,原本并非郡守的附庸之臣。

但他心怀天下黎明百姓,又是谢葭至交好友,没有不帮忙的道理。

只是笑骂了谢葭一句,说他总算不惦记着聂怀义那点儿军粮了。

谢葭嘿嘿一笑,倒也不怪他惦记着,全郡上下,粮食储备最丰盈的就属聂怀义的军队了。

可是若不是到了万不得已的地步,军饷绝不可动,谢葭也只能瞅着眼馋,若不是谢瑶提起,倒没想到可以物尽其用,发挥那些士兵的作用。

他们吃的最饱,不干点儿活说得过去吗?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本月排行榜
本周收藏榜
最新更新
新书入库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