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柔不同,念柔是骨子里就透着妩媚多情。
前世寥寥数次,给他的印象却很深。
如今回想起来,若不是横亘于心的隐忧太重,他一定会跌入念柔的温柔乡里。
除了首次的生涩,之后的念柔都是极容易动情,水做的一般,似要将他淹没。
同床共枕的几晚,他总是克制不住地一次又一次地要。
怎么样的男人,才会抗拒摆明了需要自己不遗余力浇灌滋润的女子?
记忆中那可人儿的婉转呢喃百般迎合,让他在此刻周身燥热不已,起了反应。
他差点儿就要命人唤太子妃过来侍寝,想想那张冷冰冰的含着讥诮的容颜,便如冷水浇在心头。
算了。
横竖念柔过些日子就进门了,他不能为这种需要与太子妃打破僵局。
她全然的低头顺从之前,他绝不会主动见她。
压下心头躁动,他命人点了安息香,辗转入眠。
一整晚,绮梦不断,撩人心魂。
起身到了朝堂,却是噩梦连连——
先前以五军大都督、晋王、吏部为首的等人,齐齐痛斥庆国公受人唆使污蔑太子,大多数人都隐晦地表示唆使庆国公的定是燕王,说什么有些人只能用这种手段才能从是非中脱身,与此同时,还对太子表示了好一番同情,慷慨激昂地表态,说愿意用项上人头担保太子绝不会做这种龌龊的事。
最重要的是,他们仍是恳求皇帝下旨,严令太子与刑部彻查此事,若是可以,不妨严刑拷打庆国公,让他招认到底是受何人唆使。
居然又出现了一面倒的情形。
太子周身发寒。
上一次,他只当这些人是趁机起哄,乐得见到他亲手整治陆家、燕王。
现在才明白,那一幕只是为着今日做铺垫。
最要命的就是吏部尚书和江式庾,他们一个是吏部尚书,一个是吏部左侍郎,明里暗里、京城内外,不知有多少人受过他们的恩惠。
今日他们表态,明日便不知有多少官员上折子附和。
懵懂无知的人看起来,他们一直都在不遗余力地帮他,事实却是在不遗余力地捧杀!
而依附于东宫、佟家的那些官员,连说话的机会都没有。
楚王瞧着这情形不对,仔细斟酌之后,果断表态:完全同意晋王等人的看法,请皇上一定要彻查此事,有必要的话,不妨传燕王到刑部受审,还太子一个清白。
他也是没法子,只能这么做。
这次的事情有了结果之后,皇帝要是依然信任太子,他就可以继续依附东宫,太子要是为此事怪他,他完全可以说是一番好意,没想那么多;而如果皇帝对太子起了疑心,日后倚重的是燕王,那么这件事就能算是他对燕王示好的开端。
说到底,这种情形太可怕了——重臣一面倒的拥护太子,落在皇帝眼里,那可就是自己随时能够被儿子取而代之,甚至于,地位已经被取代——太子都不需要等到他驾崩,已完全将朝堂、天下握在了手中。
要有多心宽的帝王,才能接受这种事?
依晋王这些年来的观察,皇帝没那么大度。
要是大度到了这份儿上,早就甩手不干做太上皇去了。
他便是出言反对,对上几位重臣亦是人微言轻不足为道,还是免了吧。
坐在龙椅上的皇帝,冷眼看着这一切。
面上平静,心里在滴血。
他心疼小儿子,心疼得无以复加。
三年征战,出生入死,落下一身伤病,到如今,竟被这一班混账东西空口白牙的污蔑!
而居心叵测要害小儿子声名狼藉的,是他的长子,是他多年前便册立的储君!
如果不是储君发话,这些重臣何以齐声为太子喊冤?庭逸不在朝堂已久,便是有心,也不可能将这些人拉拢到身边。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