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当然满十八了!”
小个子娃娃脸这下激动了。
“看起来真不像,”
周淇生嘀咕,帮周淇年拖起行李箱,转身道,“进来吧。”
刚进大门,是一个开阔的院子,满墁砖地,一溜的盆花摆在走道两边。
院子两侧还种了几株桂树,冬日里看起来很是萧条。
过了这院落,便是一个大厅。
进了大厅直接就是两柱承檩,柱子上贴着褪色的对联,柱子下的础石是惟妙惟肖的石莲。
大厅铺着石板,缝隙里隐隐残留着苔藓。
大厅两侧摆着两排太师椅,大厅正中的牌匾写着“福泽子孙”
,上面还隐隐是烟熏的痕迹。
真正吓到周淇年的正是这牌匾下方的案桌,古旧的雕花案桌上供奉着三排牌位,旁边古铜的灯台映着两排红烛在室内营造出彤彤光影。
镇着兽脚的香炉里青烟缭绕,带出一股令人窒息的香味。
透过这烟雾缭绕和烛影彤彤,可以看见供案上的墙贴着张人像,穿着清式官服,拈须而笑,那笑容在明灭的烛光中微微扭曲。
墙角厚重的阴影里似乎也蛰伏着喘息的笑意,带着古宅特有的浓郁气质,像一只幽暗的伺机的兽。
“这,这怎么看起来是祠堂?”
被吓到的周淇年小朋友话都说不利索了。
“对,前厅是奉香火的祠堂,不过现在祭祀的长桌还没摆出来。
我们住在后面第三进的院子里。”
周淇生依旧冷静地回答。
“我,我们住在祠堂后面?”
周淇生似笑非笑地看着周淇年:“这里原来是本家大宅,文革后才改成祠堂的。
你是本家的福房子弟才有资格住祠堂主持祭祖,禄房寿房想住都不成呢。”
“福房禄房寿房?”
傻小子问。
“就是大房二房和三房。”
堂哥再次嫌弃地看他一眼。
进了第二进的院子,和第一个院落并无太大差别,种了几株梅树,光秃的枝桠,也不知是否还活着。
树下有石几,倒是颇有情趣。
进去了是内厅,布置显得没有那么场面的讲究了。
周淇生淡淡介绍道:“东西两边的跨院是花厅、书房,现在没多大用处,都封了起来,你不要乱闯。”
周淇年乖乖点头。
再进去便是内院了,厢房密接,屋檐相邻,围成了一个“口”
字,俗称“四水归堂”
,这下边的庭院就是天井了。
有趣的是这间宅子的这天井有石头砌成的池子,中间是青石板铺的走道,边缘还雕着流水纹。
可惜秋冬雨水不多,池子里的水有些浊了,不过偶尔还能看见红鳞的鱼游过。
周围都是两层的木制阁楼,天井正是被这四面的阁楼拥着。
阁楼下层是青石墙雕花门廊,上层则是完全的木制阁楼,斑驳的朱漆,窗台上还用水养着今年未到花期的水仙。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