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觉示意白希稍等,接起电话,“喂?”
白狗急切的吠叫声从手机里传出来,就连站在边上的白希都能听到,“阿角!
快!
快去D市!
出事了。”
李觉和白希两人对视一眼,一同皱眉问道,“到底什么事情。”
“嬴玄绛把D市的负责人杀了!”
“!
!
!”
第53章长生不老
赵高。
在秦始皇的时代,有两个人叫做这个名字。
一个就是秦始皇亲信,赵高。
在荆轲刺秦事件中,群臣因未携带武器无法救驾,所以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荆轲拿着把匕首不停的追着嬴政绕柱子跑。
偏偏嬴政的佩剑又做得特别长,一人无法将其全部拔出。
好在危难之际,赵高急呼一声,“王,负剑。”
这句话犹如霹雳,给了秦王强大的灵感和创意,让秦王瞬间虎躯一震全身灌满力量,背上宝剑,拔剑出鞘。
那一刻,嬴政继承了秦朝尚武善战的光荣传统,秦非、秦穆、秦孝历代秦王灵魂附体,嬴政一个人代表了秦国统一华夏的强大野心与武力,这一刻他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他不是一个人!
然后……后代的史书上对荆轲大无畏和勇敢的精神讴歌了一次又一次,而嬴政华丽单挑掉史上最强刺客的光荣战绩却似乎没有怎么受到重视……(为政哥点蜡!
)
其实以上均只是铺垫,重中之重是在这件事后,赵高从一个本不受重用的小官吏,一跃成为了嬴政的宠臣,从此开始了他祸国殃民诛杀皇室宗亲的邪恶道路,成为了荆轲刺秦一事中唯一的获利者。
人们常说赵高是古代十大宦官之首,第一个官拜宰相的太监,差一点点就有了称王的机会。
但其实那根本就是误传。
赵高不但不是宦官,相反的他还是嬴政的远亲,不然不会也不会有他弄死了胡亥之后,跑到群臣那边呼吁群臣立他为王那一段,若他真是个太监,就算群臣再傻也不会同意让他官拜宰相压他们一头的。
至于另一个赵高……或许称呼他为嬴高更合适一点。
赵国与秦国同宗,先秦时期的姓氏并未统一,男子称氏,女子称姓,故秦、赵国君皆为嬴姓赵氏。
这也就不难解释为什么嬴政的父王赢楚,在赵国当质子时一直自称“赵异人”
,而有些地方的碑文中,也把嬴政名字写作赵政了。
同理,嬴政的一众儿女,名字也可以写作赵扶苏、赵胡亥等等,而嬴高便是秦始皇十四个儿子中的一个。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