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国联姻的事就此定了下来。
27劝说
按照大周国的规矩,公主的驸马若是地位比公主高,那么公主成亲时便称为“嫁”
,若是驸马的家门背景比公主低,那么便称为“下嫁”
。
一字之差,六礼的规格时日相差甚多。
若是在民间,采纳、问名、纳吉、请期、亲迎六道程序是绝不能少的,而且规矩讲究宜忌繁多,只是在宫里有几样都只是过过形式,最看重的还是纳采,亲迎二礼。
乌兰奇察从大渊而来,迎亲之前都要随大周的礼节,不仅纳采甚为贵重隆重,而且请期之后公主还要在宫里呆上整整一年才能出嫁,因为嫁到异国他乡的公主不会归宁,有生之年再见父母亲人的机会大抵不会再有,为了表达对父母的孝道,父母也为了表示对女儿的喜爱,婚期定下来后公主至少要在宫中留上一年。
永阳被指婚的事让宁阳很是感慨了些日子,以前虽觉得永阳和诸葛端云的事很是不顺,但心里总想着永阳还未及笄,再等两年或许大夏战事平定就会有转机。
却不想世上之事永远在意料之外,女人的婚姻总轮不到自己做主。
好在乌兰奇察是个不错的男子,永阳嫁给他应该会被宠着。
这个想法总算让宁阳心里好笑了些,只是不知道永阳要用多久去接受自己已与诸葛端云无缘的事实,希望她不要太过难为自己。
其实永阳这个年纪若放在现代,便是喜欢那个男孩子,感情也大抵是少女情窦初开的懵懂,就像甜蜜酸涩的初恋,世上没有多少人能与自己的初恋相守到老,过了那段灰色的日子,人生总归要继续,待老来回忆起那个曾喜欢过的少年,能微微一笑便已是幸福。
自从永阳的指婚作为第一道旨意下到了德芳宫,武德帝便干脆将指婚的事儿放在了前头,几日之内圣旨连下,选妃留到最后的女孩子除了一人之外都被指了婚。
留下的这人是陆郡王府里的湘郡主,正是那日在练武场上见到的陆小世子陆呈的姐姐。
这位湘县主是要被封妃的,这个明眼人一看便知。
虽然花了这么多的心思大选,皇帝到最后只纳了一位女子,这让朝臣多少有些不满,但是谁也不敢说什么,毕竟那位陆郡王自皇帝还是皇子时便是支持皇帝的一派,算得上心腹之人。
而且这些原本瞄着皇帝后宫的朝臣之女虽被指了婚,对象却都是宗族子弟,而且前程都是不错的,并不是那些平日里游手好闲的纨绔子弟,其中两个家族的女儿还被指给了皇子,可见皇帝还是隆恩佑臣子的,于是皇帝后宫的妃子人数一事就此揭过,无人再提。
被指给贤阳做正室王妃的是平国公之女施氏,虽族里在朝中所任不过虚职,但爵位品级也算高的,与贤阳也算合适。
而被指给武阳的是子爵府上的小姐董氏,其父在朝中任工部员外郎,正四品下,虽品级有些低,却是个实职。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