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小鱼沉默了一下,然后回答道:“我很喜欢看书,偶尔间在废品站找到本《国史大纲》,看完后觉得这么好的一本书,不该被埋没,就想着给大家分享下,让更多人看到这本书。”
缓了口气,继续开口说道:“《国史大纲》是一部无人听闻,令人绝望的一本书,它是作者是抱着写给国家的最后一本历史书的心情完成的。”
“盼若国家不幸战败覆亡,至少留给后人一本史书,激励后人复兴民族之心。
几千年历史悠久的民族,在那时已经绝望到,做好了亡国灭种的准备。”
“但这本书却被有些人各种指责,说过于不堪和悲观,殊不知大家似乎忘了,这本书当时完成时的背景,14年抗战打到连孩童都要提刀上战场,无人裹尸无人问,全国充斥着亡国论。”
“万幸的是这本书并没有发生作用,所以大家习惯性的用胜利必然的视角,回看过去当做必然。”
“但当时我们的战士们不确定是否能等到胜利的那一天,而且他们什么都想好了,就是没想到投降,他们远比我们想象中的还要伟大。”
“那十四年不是我们如今安定祥和,国泰民安的现在,而是他们无数个寝食难安的日日夜夜,致敬先辈,勿忘国耻!”
余小鱼说完,现场一片寂静,随后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大家都被她的话语深深打动,感受到了对这本老书的敬重和先烈们的英勇无畏。
“说得好啊!”
有人感慨地说道。
“我们不能忘记那段艰难的岁月,更要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和平与繁荣。”
“没错,我们应该铭记历史,以史为鉴,不断努力,让祖国变得更加强大。”
另一个人附和道。
看着大家激动的表情,牛爷爷和梁世辉心中也充满了感动。
知到自己的演讲已经引起了共鸣,让更多的人了解到了老书存在的意义。
余小鱼觉得这文章写的值,座谈会来的对。
接下来,座谈会继续进行着其他作者的问题,一个接一个的问题被提出,时间过得飞快,不知不觉间已经接近中午十二点。
最后一个问题解答完毕后,余小鱼正准备离开,却被政府宣传科的焦科长拦住了去路。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