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中观想参详《道德经》,于第六十三章,以“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
知圣人开篇所述。
此章节深刻阐述了老子关于无为而治、重视细节与小事、以及谨慎行事的思想。
此一章不仅是对修养的指导,也是对治国理政的智慧总结。
是老子无为而治的真谛所在。
圣人老子提出“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
,并非倡导无所作为,而是一种高深的处世哲学。
于此章中要求修者在做事时,不要强加自己的主观意志,而是顺应自然规律,以“无为”
的方法达到“无不为”
的效果。
此种思想体现在做人、做事的一种心态和诸多方法上,即让智者不要强求、蛮干,而应顺其自然地达成目标。
这一种“无为”
的态度,实际上是一种自我修养的思想境界,是最接近于大道的奇点,于此要求修者,在红尘世道的道场实践中做到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多事变少,少事变无。
所谓细节决定成败,老子强调“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
,即解决困难要从容易的地方入手,成就大事要从细微的地方开始。
圣人思想是在告诉众生,无论是生活中的小事还是工作中的大事,都需要细心对待,从细枝末节入手。
因为,细节往往决定成败。
忽视细节,可能会导致整个计划的失败!
而注重细节,则可能让事情事半功倍。
修者必须谨慎行事,态度谦细,老子还提到“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
,告诫不要轻易许诺,因为轻易许诺的人往往难以兑现承诺,从而失去信用。
同时也不要把事情看得太容易,因为过于轻视困难,往往会遭遇更多的困难。
这种谨慎行事的态度,要求众生在面对问题时,要缜密思考,细心操作,不可掉以轻心。
此为圣人的大智慧,圣人通过“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这句话,向修者展示了圣人的智慧。
圣人之所以为圣人,其伟大以否,并不是因为他们自以为了不起,而是因为他们始终保持着谦虚谨慎的态度,从小事做起,从细节入手,最终成就了伟大的事业。
这种不自大、不轻诺、重视细节的精神,是每个人都应该学习的精神。
《道德经》第六十三章曰“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
大小多少,抱怨以德。
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
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
其中之意是“应当把清静无为当成有所作为,以平安无事作为应尽之事,用恬淡无味当作世道美味。
以小者为大家,以少有为繁多,以德报怨。
自在容易之时谋求难行事,在细微之处成就大事业。
天下的难搞事,必从容易时做起,天下的高大事,必从细微处着手。
所以,圣人自始至终不自大,而能成就了其伟大的事业。
一个人轻易的许诺,必不大众信服,看起来容易的事,到头来必然艰难险阻。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