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长安看她挤眉弄眼的,拍着小手哈哈大笑,忽而凑到她耳边,“姐姐,我听说百姓在外放烟火呢,我们去秦淮河边看烟火好不?”
朱孝宁也听说秦淮河边风情无边,除夕夜更是热闹胜于平常,被她这么一说,蠢蠢欲动。
朱长安看她还犹豫着,似有顾忌:“我已经跟父王说了,他说你若肯就放我去,你若不肯,我就只能在这宫里憋着了。
还有孝旻哥哥,有那么多人照顾,你完全不必担心。”
“长安,你去换身衣裳到外头等我,我去跟庄妃娘娘说说,顺便也换身衣裳,与你同去,嗯?”
“好。”
她总算是答应了,朱长安跑着跳着出去了。
十里秦淮岸,富贾云集,青楼林立,画舫凌波。
贵族世家聚居,文人墨客荟萃。
秦淮风光,以灯船着称。
除夕夜,船上一律悬挂彩灯,若要游秦淮,必先乘灯船。
朱孝宁领着朱长安,好不容易花高价租了一艘船,晃晃悠悠上了河面。
恰巧烟火开始,姐妹俩都是第一次见这盛况,一时如痴如醉,忘乎所以。
“孝宁公主……”
一艘画舫从右边挤了过来。
☆、57谈心
“臣女魏紫见过孝宁公主。”
一位姑娘立在船头,身着淡粉绣花的罗裙,肤若凝玉,一头乌黑的长发微卷,丹凤眼,鼻子小巧笔挺,抬眸合眼略显朦胧。
不过十四五岁的年纪,却充满了风情,尽管下巴尖削也未减美貌,徒增聪慧伶俐之意。
“果然是牡丹。”
朱孝宁轻声叹道,不仅是人间绝色,更是娇贵不可方物。
她抬了手,让魏紫上了自己的灯船:“魏紫姑娘如何识得本公主?”
“太子府中的秦管家与家父是旧识,也来臣女府上坐过,听闻孝宁公主一介女流不让须眉,魏紫叹服,便格外关注。
前几日,臣女随父入宫面见圣上,恰好看到孝宁公主从宫中出来,走过汉白玉桥,惊为天人。
魏紫便有结交之心。
奈何公主高不可攀,魏紫不敢逾越。
可方才远远地看着公主在船头,就斗胆过来了。
还望公主不嫌弃。”
这姑娘即使行为逾矩,也不让人觉得唐突,反而表现得家教极好。
朱孝宁暗叹这姑娘仅此看来真是内外兼修,牵过她的手:“魏姑娘美丽动人,本公主喜欢得紧,哪里会嫌弃。
随我去船头喝杯香茶罢。”
“谢公主。”
“孝宁姐姐,你把我忘了。”
朱长安适才一直在看烟火,突然身后的朱孝宁就不见了,才发现船上不知何时多了位美丽姑娘。
只是在她看来,这姑娘美则没矣,却不讨人喜欢,下巴太尖,嘴巴太薄,显出一副刻薄相来。
而且更重要的是她抢走了孝宁姐姐的注意力,她巴巴地跑到朱孝宁身边,不满地抗议,一边瞪了瞪占了她位子的魏紫。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