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桓姚痛定思痛,终于觉悟,相比之下,字其实比画稍微简单有章法些,也更适合早期的灵敏度训练。
意识到除了练画,还要把字也跟着练起来。
练了一个多时辰,桓姚觉得手腕实在有些受不住,便只好停下笔,活动起手腕来。
去院子里头转了一圈,透了透气,桓姚回来叫知夏去取根粗一些的簪子来。
在离开建康之前,她还有一事要做。
用簪子蘸了墨水,铺了张信纸,她开始慢慢地写起来。
如今毛笔实在操控不了,簪子头有硬笔的效果,倒是要容易许多,至少,写出来的字,只要慢点,还是能辨得清楚的。
这封信是写给会稽王的。
虽然她如今混到这种地步,暂时不能再作画,但无论如何,对于这个对她有知遇之恩的会稽王,她不能这么毫无表示就离开了建康。
信中除了表达对会稽王在危难中的赏识和帮助的感激,还写了那个自《聊斋》改编而来的故事的后续情节。
她对会稽王表示了歉意,说实在迫不得已,若非她如今全然再画不得画,一定不会半途而废。
她还告诉会稽王,如今她已经开始练习左手绘画,若能恢复以往的水平,一定将《牡丹仙》的结局续好送回来赔罪。
这一封信,虽说字迹十分缭乱,却诚意满满。
会稽王阅后,倒有几分感动。
不管旁人怎么说,他自始至终是相信桓姚就是玉衡山人的。
桓姚虽说年幼,却如此感恩知礼,他相信,她将来一定能恢复到当初的水平,甚至创造更耀目的成就。
他亲自给桓姚回了信,说等她的《牡丹仙》结局,也祝桓姚路途顺畅,还专门派人送来了一个上好的玉砚,作为送别的赠礼。
多年之后,司马昱倒是后悔不已,对桓姚道,说若早知玉衡山人是她,他便亲自来送别,那样,两人也能早些相识许多年。
此为后话,暂且不提。
十月二十,桓姚和李氏去向南康公主辞了行,南康公主除了态度冷淡些,别的倒丝毫没有为难过她们。
走出东苑,桓姚和李氏几乎都觉得整个人一松。
毕竟,她们是真的要脱离之前那种随时担心被南康公主肆意惩罚的日子了。
作为女眷,她们在二门便登了马车。
车辕骨碌碌地响起来,很快,便行出了桓府。
听着外头的声音逐渐喧闹起来,桓姚悄悄地把车厢的窗推出了一条缝,来到东晋接近两年,她这才第一次看到了属于这个时代的市井风情。
无论是房屋,街道,行人还是摊贩,对她来说,都那么新奇。
伺候桓姚的知春知夏,李氏身边的知秋知冬,以及林嬷嬷,都被安排在了另一辆马车中。
车里头只有李氏和曾氏,两人见桓姚这难得的稚气举动,倒也没有出言阻止。
李氏甚至是有些欣慰,桓姚从此都能这般欢欣快活该多好。
从陵阳门出了建康城,一行浩浩荡荡几百人,加上各种行礼物件,在城西的码头登了船。
初始,从没坐过这种看起来古色古香的大船的桓姚,还觉得颇为新鲜,第一天上船不久天就黑了,早早安寝倒还没觉出什么不妥。
第二天吃了朝食,却开始觉得头晕眼花犯恶心,这才后知后觉地发现,自己似乎是晕了船。
这次桓府一共出动了五只大船,桓歆这边去江州的主子奴才并行礼物资一艘,去荆州的六个主子并奴仆行礼物资两艘船,外加两艘船装着护航的兵士。
不过,虽然人员众多,随行的大夫却只有荆州来的周大夫一人,在桓温那边的船上。
几艘船虽然是前后跟着走的,但船舶之间的距离毕竟还是有好几十米,一时间想要把大夫从一艘船上弄到另一艘还是很困难。
况且,桓姚也并不是什么重要人物,单单晕个船,哪里能让那么多人劳师动众。
李氏对她们的处境有自知之明,她和桓姚去江州已经十分说不过去了,若还处处麻烦桓歆,岂非太厚颜无耻。
若早早招了人厌烦,往后的日子便不好过了。
因此,虽然心疼桓姚,却也只能叫人在随行带的药材当中找了些陈皮来给桓姚含着。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27号入v,宝们记得收藏订阅哟方锦在临死前发现了一个大秘密传说中冷漠无情,杀人如麻,从没有过任何表情的面瘫魔尊他有一对小酒窝然后,就没有了然后再次睁眼,回到了十六岁,上有护短的师父,...
重回十五年前,林毅站在十字路口重新拥抱未来。既然都重生了,被倒追也很正常吧?...
路人甲目露怜悯之色真可怜,年纪轻轻就得了白内障。我的视角有三百六十度路人乙神色惋惜真可惜,长得这么帅却眼神儿不好。我能看到一公里以外路人丙摇了摇头,扔下几块硬币离开了。...
在末日拥有一座现代化高科技基地是什么体验丧尸横行,异兽咆哮,无数人温饱都难以解决,叶楚的基地却日日祥和,夜夜笙歌。想占有我的基地先问问古武者加进化者的灵武军。要不,去试试多种异兽组合的怪物。当有...
...
黑洞,宇宙中最神秘的天体。它引力巨大,可吞噬一切物质,视界范围内连光线都无法逃脱。根据广义相对论,物体质量越大,时间会更加缓慢,在大质量黑洞附近,时间过去一秒,其他时空可能过去一年。此外,跌入黑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