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不好意思让她进来,站在那里左右为难。
钱亦绣跑过来撵起了人,“好走不送。
我姑姑现在不说亲。
你这样黑心肝的人,能说什么好人家。”
她就是想把这个媒婆气跑。
以后别再来。
王媒婆骂道,“你这个小豆子,你姑姑的亲事你也能做主?”
吴氏虽不喜王媒婆,但听说是来给钱满霞说亲的,又不是老许家,便过来把钱亦绣拎到一边。
笑道,“嫂子请进。”
为了女儿和孙子孙女,她也不愿意得罪媒婆。
毕竟她们干的是这个营生,长了一张巧嘴,死人都能被她们说活了。
得罪了她们,晚辈们今后可就不好说亲了。
把王媒婆迎进门,倒上茶水。
王媒婆笑道,“后生是我们村里正的侄子,家里有十几亩的田地,住的是大瓦房……”
一听是大榕村的人,条件再好钱三贵两口子都不愿意了,婉言谢绝,客气送人。
接着又来了两拨给钱满霞说媒的人,无人问津的小姑姑一下子成了抢手货。
半天之内就来了三拨说媒的人,创下了花溪村之最,比当年的村花汪枝儿还抢手。
钱三贵和吴氏极其亢奋,还真看上了一家,就是绿柳村的肖家后生。
据说家里有几亩田几亩地,还有头牛,才修了不久的大瓦房,只有两兄弟,姐姐已经嫁了人……
来说亲的人多,小姑姑也是人逢喜事精神爽,脸上的红晕就没有退去过。
古代人真是早熟,六年级的小学生就知道思春了。
钱亦绣泼起了冷水,“说不定猴哥还能帮咱们寻到更值钱的宝贝,到时姑姑就是有钱人家的小姐了,咋能随便嫁人呢?我的姑姑这么好,又水灵又勤快,还出生大富之家,要嫁个城里人才行。”
钱亦绣的话逗得众人笑得不行。
笑过后,钱三贵和吴氏觉得孙女说得也有道理。
他们之前因为闺女的亲事都急疯了,所以媒人一来说亲他们就激动。
仔细想想,等自家买了地,也是个小地主了,该是给女儿找个家境好些的才对。
钱亦锦回来听说后,也觉得小姑姑的亲事再放放,或许以后会找个更好的。
晚上,钱老太来了,老太太是来帮着自己的娘家侄孙子说合的。
钱三贵两口子早得了钱亦绣的提醒,但又不好直接拒绝。
钱三贵笑道,“娘的眼光肯定错不了,但张先生说锦娃将来定能考中举人,考中进士也不一定。
儿子就想给霞姑找个读过书的,最好是秀才,将来锦娃也多个助力。”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