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整个京城所有人的眼睛都盯在未来的继位者是谁身上。
靖国公府萧家最近的动静颇大。
死了太子,自是让他们伤心欲绝,可皇位能让太子的子嗣继承他们也是乐见其成的。
萧家能出一位太皇太后,靖国公府还是天子的外家,他们靖国公府还是最大的赢家。
萧家暗里鼓动朝中大臣频频上书,当然,有赞成的,同样也会有反对的,其中以徐丞相为首的有一群官员并不赞同此事。
因为太子那几名庶子年纪俱不大,天子年幼,必定外戚专权,又有一名萧家的太皇太后在背后,到时候指不定这江山换了姓也不好说。
这几日朝堂之上,都是围着这件事在进行争论。
熙帝病重,由两名丞相主持朝会。
可两位丞相自己都争了起来,朝堂混乱也是在所难免。
就在此时,一名小小的都察院御史说话了。
此御史姓关,名铮,在都察院中属默默无闻之辈。
可他这次上奏的事情,却是震动了整个朝野。
关铮上奏大体就是说了两件事,一是五皇子景王哑疾早已治愈,只是素来寡言,知道的人极少。
二是景州在其治理之下,早已不是当年的那个苦寒之地景州,百姓安居乐业,人人称赞景王是个好藩王。
当然也有人会问,你怎么会了解如此详尽的。
之后查了关铮履历才知道,这关铮曾在景州任过长史司左长史一职,刚卸任没两年。
本来只有一个选择,现在变成了多种选择。
反对幼主即位的朝中官员纷纷把目光投注到以往从来不会投注的地方,景州。
加以了解之后,景王的呼声顿时大了起来。
萧皇后与靖国公一系,又开始慌了。
不过这次的风波并没有持续太久,没几日熙帝那边就下诏了,召景王回京。
意欲为何,不言而喻。
*
其实没人知晓在下诏召景王回京之前,熙帝是经过许多犹豫的。
镇国公甚至也被召进了宫。
“茂山叔,你觉得老五如何?”
这个问题很不好回答,镇国公沉吟片刻道:“听朝堂之上近几日的争论,这五殿下似乎是个不错的人选。
就是为人太沉闷了,一直默默无闻,至今才为人所知。”
你这不说的是废话吗?若是早为人所知,估计这五皇子坟头上的草都要没膝了。
熙帝想问的其实并不是这个,无奈镇国公甚为机警,一直不接腔。
熙帝无奈,只得又道:“老四那孩子也不错,就是形象有些失了体面。”
镇国公点点头,道:“是有些,并且有些胸无大志,成日里只知晓围着妇人打转。”
熙帝被噎得有些难受,“茂山叔难道不希望那老四接了朕的位置?”
“老臣自然是站在国之社稷上面着想,四皇子不够沉稳,优点非常明显,缺点也非常明显,望陛下三思。”
镇国公顿了顿,又道:“陛下不是早就有了决断?又何必在此时动摇。”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