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他十分谨慎。
就算确信蔺贽必死,他也不会早早跳出去,以免被正在隐忍的秦王所抛弃。
他一边继续观察秦王和蔺贽、蔡泽的相处,一边在蔺贽欺辱秦王的时候说些对蔺贽不满的话,让秦王逐渐发现自己的忠心。
赵高现在看着蔺贽的眼神十分热情。
在他看来,蔺贽就是他踏向高处的阶石。
野心大的人赌性也大,谁能想到,一个小小的宫奴,居然敢图谋相国?
正因为他们都瞧不起自己,自己才能将他们玩弄于股掌之上。
赵高心中飘飘然。
蔺贽确实没有发觉赵高对自己的恶意。
秦王政也没发觉。
他在生蔺贽的气时,身旁伺候的人附和几句很正常,完全没往赵高所期盼的地方想。
当狩猎结束,赵高假装无意间叹息,相国蔺贽和丞相蔡泽看着秦王战胜力士面带讥讽,窃窃私语,一定是嘲讽力士不够强。
秦王政立刻警觉起来,屏退众人独自思索,似乎不知道给谁写密诏。
赵高看着窗户上摇曳的烛火影子,脸上浮现出阴暗的笑容。
能从宫奴变成内侍,赵高的皮相自然是相当出色。
他平时就算带着几分谄媚的神色,也难以让人生出厌恶之情。
但现在他脸上的阴暗神色却破坏了他良好的皮相,仿佛什么披着人皮的鬼魅。
秦王政对此一无所知。
他完全没有意识到赵高在拐弯抹角地加深他对蔺贽和蔡泽的厌恶。
现在他正在给两位长辈写信,重申长辈对他的承诺,绝对不会向舅父舅母告状。
“他们一定在暗笑,我现在多得意,等舅父舅母训斥我的时候,我就会多麻烦。”
秦王政咬牙切齿,“看来还是我给他们的公务太少了!”
……
朱襄还不知道自家政儿身边又提拔了一位历史名人。
秋收之后,朱襄没有休息。
他来到了黄河边上,趁着枯水期疏通黄河水道,加固黄河堤坝。
黄河中流流经土质较为松散的黄土高原,下游经过地势平缓的华北平原,中下游支流很少,泥沙很容易淤积。
先秦时代的黄土高原森林资源丰富,水土流失不严重。
但在战国末期,铁器和牛耕的推广,黄土高原的植被逐渐被破坏;七国分属黄河不同流域,常常为了战争破坏黄河堤坝,导致黄河水泛滥,让更多泥沙进入黄河河道;再加上这几年天气异常,北方气温逐渐降低,降雨减少。
朱襄很担心黄河会出问题。
趁着现在黄河问题不大,多是隐患,治理较为容易。
赵人正好缺粮,秦国又暂时停止兵戈,各地粮仓爆满。
朱襄便以工代赈修缮黄河,并多挖几个池塘支流蓄水灌溉,还能给后人留下治理黄河的经验。
朱襄原本不太懂水利。
他在蜀郡与李冰一同治水,又在吴郡与郑国讨教,现在算是半个水利专家了。
再加上他有后世水土流失的科学知识,治理还没有成为地上河的黄河绰绰有余。
先秦治理黄河最大的难点在于黄河流域沿途政权不统一。
现在三晋之地尽归秦国所有,麻烦解决了大半。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