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庄公跪拜,再三不肯接受这个建议。
群臣上奏:“依臣等公议,大王若不能把太子作为人质安置在郑国,就不能解除郑伯的怀疑,如果要把太子作为人质,那么就又使得郑伯陷入不仁不义的道德谴责之中。
不如君臣交换人质,才能使双方心里平衡,可以使双方满意。”
周平王答应了。
于是郑庄公先送来郑世子忽来到京城洛阳作为人质,而后周平王派遣周太子狐去到郑国作为人质。
史官评论周、郑交换人质的事,认为君臣之分、君臣之谊,到此都乱了,都废了。
自从交换人质以后,郑伯依旧留在朝中为官,一向没有发生什么大事。
周平王在位五十一年(公元前770年-公元前720年),薨(去世了)。
郑伯与周公黑肩共同执政。
迎立在郑为质的太子狐回到京城洛阳嗣位。
太子狐悲痛父亲之死,没能在床前尽孝,哀痛过度,回到京城还没来得及登基就死了。
太子狐的儿子,名字叫林,嗣立,登基继位,史称周桓王。
全国各路诸侯全都来到京城洛阳奔丧,并拜贺新太子登基。
注:【周桓王:东周第二任国王,公元前719年-公元前697年在位,在位23年。
周平王之孙。
人物生平:继承君位、干涉晋国、无礼郑国、访问鲁国、繻葛之战、拥立晋君。
】
周桓王哀伤他的父亲在郑国作为人质这么多年,还没来得及登基就死了,心中怨恨郑国。
私下里与周公黑肩商议:“郑伯曾滞留太子在郑国做人质,对于我,他必然轻视,君臣之间可能不好相处。
虢公办事谨慎、恭敬,我想让虢公替代郑伯在朝中的位置,你看如何?”
周公黑肩上奏说:“郑伯为人刻薄寡恩,不是忠顺的臣子。
由于我周朝东迁洛邑(洛阳),晋国和郑国的功劳最大。
现在您刚刚即位,就马上要削夺郑伯的权利,恐怕郑伯发怒,会有反抗,发动叛乱,要三思而后行,不可不防啊。”
周桓王说:“我不能再受他的控制了,我意已决,就这么定了,爱咋咋滴。”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