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万东自是拒绝,他认为,强攻平阳,要的是勇,是男儿血气,这种情况下,他不敢躲在将士背后坐镇指挥,而应拼杀在将士看得到的地方,最危险的地方。
至于大局,攻破平阳就是最大的大局!
且不论孙万东的考虑是否合理,但至少,对麾下将士的激励效果是很明显的。
他亲自率领陷阵营将士,冲上平阳城头,并将其将旗牢牢地护在城上,面对反扑,始终坚守在战斗第一线。
主将都这么卖力了,其他孙部将士自然没有落后的道理,一个个兴奋上头,高呼着猿城而上,然后便是悍不畏死的拼杀。
因此,在时隔两日之后,平阳守军面对的,是完全不一样的敌军,承受的也是完全不一样的压力。
人心早就不稳,士气迅滑落,若非王泰在关键时刻,带着五百作为机动力量的邺城精兵前来支援,拼死挡住孙部的攻势,平阳城或许提前一个时辰就被攻克了。
对王泰来说,孙万东的突然狂,以及在他率领下,孙部将士展现出来的强大战斗力,是意外且惊骇的,结果也完全打乱了他撤离的筹谋。
在被孙部咬上情况下,贸然弃城,那是取死之道,在这方面,王泰有着清晰而自信的判断,没有办法,他只能亲自带人,在西城拒敌。
在西城上,是孙、王二人,第一次就近交手,王泰指挥若素,从容接战,孙万东则状若疯虎,拼杀在前。
而在这种短兵交接的激战下,孙万东的做法,显然更胜一筹。
平阳西城头血流成河,战局的天平也逐渐倒向孙万东这边,但彻底决定胜负的地方,却不在这边。
毕竟是一郡邑,城池不算小,但对王泰来说,却不能算是绝对的优势。
关键在于,兵力之不足,尤其是可战之军的严重不够,因而,他的防守必须得有所侧重。
所幸,孙部军队规模同样不大,进攻无法处处兼顾,这才给了王泰从容调度应对的机会。
借城池之利,施以打击,此前也做得不错。
但是,王泰面对的是一个拼命的孙万东。
此前,都是王泰在设思筹谋,对付孙军,但这一回,在西城头搏命的同时,孙万东也来了一招声西击东。
孙万东不要命地带头攻杀,在孙部的强力进攻之下,王泰不得不调集精兵,倾力抵抗于城西。
其他三门,虽各有兵卒守备,但战斗能力显然不能保证,不管是训练、装备还是士气,都远远不足。
而孙万东率领全军大部,在“熟悉”
的西城进攻,但独析出了一支精兵,不多,仅七百余人,交由其最信任的心腹将领张珙,由其从东门动突袭。
东门滨近汾水,不适合大部队展开,孙部没朝那边的迹象,王泰军的守备也相对薄弱松懈。
在城西战事焦灼之际,张珙率众,有如奇兵遽出。
而东门的守军,人数还不如张珙,于是,一场同样犀利且勇猛的进攻后,平阳东门,率先告破。
这是一场比拼实力与勇气的决战,而两者,孙万东军都占据上风了,王泰的统兵才能再出色,到这种地步,也唯有败溃的结果。
当然,守军溃败了,王泰也有逃亡的动作,只可惜没能逃掉,混乱之中,被一干平阳籍的将士擒了,献与孙万东投降。
平阳城破在午后时分,但很快,所有的战斗都结束了。
为了减轻抵抗,也减小自身损失,孙万东下令约束部曲,允许收降。
而平阳城内,早就没什么百姓了,孙部将士甚至都不用费时间精力去抢掠。
剩下的王泰军将士,在大败之际,大多选择“通行规则”
,缴械投降。
包括那些邺城来的军队,他们早就受够了在平阳的日子,投降之后,孙万东又得数百精兵,勉强补慰此战的巨大损失。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