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宗执政的后半段,战火兵戈相较之前有所减弱。
然而朝堂上却充斥着荒唐与黑暗,畸形的社会生态犹如一个巨大染缸,很少有人能独善其身。
我们先从宦官讲起。
贞元十二年(796年)六月,当红宦官左、右神策军监军窦文场、霍仙鸣荣升护军中尉,左、右神威军监军张尚进、焦希望荣任中护军。
“护军”
在唐时指高级军事长官,有些类似于现在的军长。
左、右神策与左、右神威四军最高军事长,全部由宦官担任。
大唐在任命节度使时,通常比照尚书六部主官,用白麻纸书写任职命令,以示尊崇。
窦文场虽说有权有势,但却从未享受过这个待遇,便在私底下要求宰相用白麻下诏。
翰林学士郑絪得知此事,立即奉告德宗:“按照我朝惯例,只有在封王命相时才用白麻,现在却要用来任命一个中尉,不知陛下是只为宠爱文场,还是就此形成制度!”
德宗虽然执拗却并不傻,以他的学识当然知道此事事关国家礼制,于是找来窦文场,态度和蔼的说:“文场啊,当初在武德和贞观年间,宦官官职最高不过员外、将军、同正而已,五品以上几乎没有。
李辅国当政以来,将此制度破坏。
朕用你,不能说没有一点私心,如果再用白麻诏告天下,朝臣一定认为是你逼朕这么做,对你不利啊!”
德宗把话说到这个份,窦文场只得叩头谢恩离去。
第二天早朝,德宗对着郑絪感叹道:“堂堂宰相畏惧宦官,对他们的无理要求竟不敢违逆。
这样的事,朕以前不信。
听了你的话,才现的确如此!”
当时的窦文场、霍仙鸣权势滔天,他们不断向各地输出“人才”
,不仅藩镇将帅多数出自由他们一手掌控的神策军,就是连朝廷的三省六部,也有不少官员出自两人门下,真可谓“桃李满天下!”
平心而论,德宗时期的宦官虽然势大,却还远没有达到可以左右皇权的地步。
他们此时的地位更像德宗豢养的疯狗,替主子咬人而已。
因此很难说窦、霍二人向各地藩镇渗透的行为,不是出自德宗授意。
神策军这支曾经远在陇右的边军精锐,在当红宦官的掌握下势力愈膨胀,既担负着保护天子的职能,还拥有许多机动力量,可以遂行各类作战任务。
能不能打仗暂且不论,待遇上却是远其他藩镇所属各军。
贞元十四年(798年)八月,朝廷根据神策军不断扩充的现实需要,增设了左、右统军。
由于禁军戍边赏赐非常优厚,众多边防将领大多请求将所部隶属神策军,统称神策行营。
这样一算下来,神策军兵力增加至十五万人,跃居各军之。
贞元十七年(8o1年)九月,左神策中尉窦文场退休,副使杨志廉接任。
不久,孙荣义也取代霍仙鸣接任右神策中尉,与杨志廉同为神策军最高长官,宦官势力更加猖獗。
建中初年,德宗曾授权御史台,在每季终了前巡察京城各司及各军监所,现有冤假错案、滥用刑法的,及时奏明天子。
近几年,随着朝政的日益紊乱和神策军的如日中天,御史台不敢再去神策军检查,每次只是个文走走形式而已。
监察御史崔薳对下严历苛责,下属恨他恨的要命,将他诓入右神策军。
崔监察不知是计,在神策军中指手划脚,吓坏了一众将士,急忙报告给了德宗。
德宗大怒,让人把崔薳抓来,痛打四十大板,流放到了蛮荒之地崖州(今海南)。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茸茸是只貔貅幼崽。一觉醒来,她脑海中有个自称阻止黑化系统的东西说,宿主现在在一本小说里,你的爸妈是炮灰,你的哥哥们是反派。茸茸不解的歪头,眨巴一下水汪汪的大眼睛。系统继续说,三天后你的大哥...
一个转生成史莱姆的宅男,在异界旅行,进化,最终成为最强史莱姆的故事。...
杜玉娘重生归来,发现自己回到了十二岁,悲惨的生活还没有开始,一切都还来得及。她想重新活一回,却发现,即便自己不再爱慕虚荣,渣男却依旧阴魂不散。难道她就摆脱不掉命运的轨迹了吗她收起了无知和虚荣心,要...
这是人类和古神族之间的战争,追溯到太古,延伸至未来,贯穿历史长河,谱写史诗。古神们带着破碎的世界入侵现实。亘古的隐秘神话揭露真相。升华者在时空的间隙穿梭,往返两界。现实与超凡,刀与剑,血与火。当末日降临,古神从长眠里苏醒。大幕渐起我的父亲曾因调查某位神明的复活而失踪,至今生死未卜。我很慌,但不完全慌。因为那个被复活的神明,就是我。...
数风流,论成败,百年一梦多慷慨有心要励精图治挽天倾,哪怕身后骂名滚滚来。轻生死,重兴衰,海雨天风独往来。谁不想万里长城永不倒,也难料恨水东逝归大海。...
林默儿带着小萌龟与小黑蛇重生了,前世的她为了引起父亲的注意,叛逆顽劣,还误把白莲花当亲人,殊不知,她一直都是某个老干部甘愿捧在手心的宝,再次睁眼,有些人的命运是不是该改写了同样重生的某个老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