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上没有出现胡来的情况。
还有就是牛仔得负责的建筑队,把整个山坳村的6个山头上的各种道路,都修的有模有样。
特别是稍平的一些地方,牛仔得组织建筑队,尽可能把路铺的平整些,让自行车能够在上面自由骑动。
如果坡度大的地方,就尽可能的做得平缓一些,让人们更容易走路,走得更方便些。
同时朱一林,也积极的配合,在路边及时地种上各种各样的花草树木。
再过一两年,这些花草树木都长好之后,这些村里的四通八达的美丽路,都可能会异常的通幽。
休闲的时候,走在这村里的小路上或大路上,都将是一种非常舒适的舒心的享受。
同时,环绕各个山的小溪边上的路,也被整得有模有样的。
而且,山与山之间的小溪上面,溪面比较窄的地方,都用竹桥架设过去。
因此小溪上面时不时的出现小桥飞架,有桥的地方,附近都会建设一两个小小的竹亭,供人家在那边休闲坐一坐。
同时还制作了一些竹排船。
许多材料或者需要运输的东西,也可以通过竹排来运输。
同时,利用竹排,对小溪养殖里面的事情,进行管理。
特别是环绕整个山坳村的外流溪上面的20个拦水坝。
修好加固之后,小溪被截流的状况,就相对比较稳定。
无论是水位还是鱼虾的养殖,还是水草的种植,都非常的不错。
同时计划地对各种家禽动物宰杀的废水,往小溪里面倒,给小溪里面添加什么营养饲料,却又不污染小溪。
所以从表面上看,小溪的水虽然非常清澈,但是水里面的营养还是非常充分的。
所以,小溪里面的鱼虾的长势,也是相当的良好。
这里面也有专门负责,加强对小溪里面的鱼虾管理和养殖、以及捕捉。
每一个小溪段下面,都有竹排,作为水上交通工具。
过去山坳村的学校里面,教育都是马马虎虎的。
因为多教少教,好像都不是很有所谓或很无所谓的。
无论是学生还是老师,都是小和尚念经,一天又一天就这么过去了,人人都能识点字,但是都出不了什么人才。
而对于山坳村的人来说,只要饿了有得吃,也无所谓什么发展不发展的问题,一切的努力只追求着生存下来。
这些年的情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虽然说,这个变化都是因为芭田而起的。
但是变化的基本因素是老师,首先是校长。
当然也有老师自己的要求。
由于山坳村的变化,引起学校的教学改革。
这三四年来,山坳村的变化发展太快,学校的改革可以说,是踩着山坳村发展变化的音乐在跳舞。
首先是改变过去那种死气沉沉的、照着教科书教学的那种功能与方式,把知识游戏教学模式引进课堂,调动了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第二个是教学内容的变化。
老师按照整个村里面的实际情况,编写他们的所谓的教学教案,一方面按照课标的要求,另方面根据山坳村发展的需要,创造性地编写教案。
按照那些大城市的说话就是校本课程。
各个老师的智慧,被调动起来并全面的发挥出来。
开始的时候,多少有点破釜沉舟的感觉。
反正培养不出高中生,反正大家也只是为了识字而已。
与其如此,还不如教一些学生实际的实在的东西,为山坳村的发展,做出他们的一点贡献。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