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2章事事皆学问
算起来杨致“死而复生”
还不到十天,就被当成了大夏朝堂的一剂强力敌杀死。
长安官场一片肃杀,自诩刚正清廉的官员无不扬眉吐气,身上有屎的权臣贵戚莫不心惊胆寒。
一句被视为恶毒透顶的诅咒,在众多官员当中迅速流传开来:尾巴若不知道夹紧些,小心碰上那个叫杨致的疯子!
高官显爵在诸多百姓心目中通常可望不可及,在无数醉心功名的官员们眼里更是重逾身家性命。
盖世英雄终究不是一般人,杨致对当朝国舅痛下狠手,“自愿”
削职降爵为兄弟战友抵罪,无疑谱写了一曲不畏权贵、义薄云天的崭新篇章。
经过不少狂热的粉丝以讹传讹的粉饰,杨府老爷子向三教九流收取进门费的生猛行径,也成了顺应民意的“亲民之举”
。
前任忠武公、现任飞虎侯的仰慕者成千上万,若是人人上门拜会,杨府岂不是连门都会挤破?让人家飞虎侯爷还怎么干为国为民的大事?有了这样无比强大的理由支撑,几乎连杨炎自己都相信了,恬不知耻的收钱绝对是为了广大人民群众着想。
俗话说强中更有强中手,杨炎的脸皮厚度若是与皇帝相比,顶多只能算是个刚进学的蒙童。
太子领受为杨致物色赐邸的任务后,即刻交代心腹亲信东宫侍读裴显中火速办理。
皇帝只笼统要求“不逊任何王侯”
,自然只能就高不就低。
皇帝御弟福王是个长袖善舞生财有道的闲散王爷,朝野皆知其家底在诸多王公权贵中最为殷实,府邸最为恢弘华贵。
裴显中当然不会笨到去问福王府内的瓤儿价值几何,只能向外表的皮儿看齐。
大夏后方安定多年,三秦关中之地的富商巨贾在长安置宅安居的不乏其人,占地面积与建筑规模可与王侯府邸比肩的豪宅并不难找。
裴显中很快就看中了城南一处关中巨商的府第。
宅邸虽然相中了,却又让太子赵恒犯了难。
他署理政务多年,实际上一直是扮演内当家的角色。
百万夏军连年东征西讨耗费巨大,又不敢过分加征税赋失了民心,但要维持大夏那么大个摊子又处处要的是银子,国库几无隔夜之银乃是常事。
安贵侯一家的惨景就摆在眼前,事关皇家体面也总不好明抢。
就算连逼带吓让那位巨商半卖半送,还要按王府一级规制整饰修葺一新,配齐仆从侍婢,粗略一算没有四十万两银子竟然办不下来!
赵恒自己的腰包倒是颇为厚实,可有皇帝不想让其他人与杨致夹缠不清这话,即便有心放血也不敢往里头贴。
好在皇帝嘱咐过他不要怕花了银子,于是壮起胆子拟了一份预算据实上奏。
不料皇帝只瞄了一眼便大感肉疼,不悦的道:“区区一座宅邸,竟要花费这许多银两?现下国库支应艰难,朕是说让你不要怕花了银子,不是让你大手大脚乱花银子。
此事由朕亲自料理,你不必管了。”
赵恒顿时大感郁闷:什么都是你说的!
既死要面子又舍不得花钱,常言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天底下哪儿有这么便宜的好事?你是不当家不知柴米贵啊!
可皇帝愣没用自己掏一个子儿,还让太子大大长了一回见识。
历代中原王朝都奉儒家“以农为本”
为国策,其时商人虽然富有,却没什么政治地位。
皇帝虽然身为官帽终极批发商,但仍然极为吝啬。
仅是打发了一个子爵封号和正九品身份,就让那位巨商仁兄心甘情愿的做了无偿捐献豪宅的冤大头。
然后在朝会上很不要脸的问了一句:朕前日赏赐飞虎侯的府邸现在还略显寒酸了些,众卿有何良策?
这还用问吗?治疗寒酸的特效良药无非就是大把的银子。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