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庐城屋尽陷荒洪,朝廷忧民,紧急派下十万两赈灾银,用以抚恤地方生民,帮助百姓重建家园。
然而,等到这一批银两送至地方,不过短短半月,便从十万两剩到三万两。
州官、郡官皆口称自己送达的数目的确是十万银,偏偏落到当地知县林彬手里才发觉数目不对。
他们一口咬定是年逾花甲的林彬贪财、私藏了银两,林彬畏罪自尽。”
“可是,当臣奉命下达地方调查时,却发现林知县的县衙里,连一张四腿的漆桌都寻不齐,林彬节俭,手上俸禄还会接济县上无人照看的老人,时常办完公差回来,一边咸菜就馒头下肚,一边翻阅公文,当地百姓无不爱戴他。
他若是贪财,何至于拿到赈灾银以后,连一口好饭、一口好酒、一口好肉都没吃上。
他被谢相公门下相护相助的官吏逼死顶罪的时候,心究竟会不会寒?”
“嘉明五年,崇州爆发瘟疫,病症凶险,流传广泛,不过半个月,便从州府流出,传染了毗邻的几个州郡,可谢相公为了让年关的账册文书好看,不愿意派出太医署的太医们奔赴地方治病,或大开国库下放赈灾银。
为了掩盖此事,谢相公竟通过中枢下达命令给地方官,命他们暗中将染病的百姓驱逐于荒山,再放火焚山,烧死病源。
时疫虽稳住,却用了成千上万百姓的性命,其中不乏有老弱孩童……听闻那一日,满山都是炼狱鬼哭。”
“嘉明七年,边患频繁,失地遗民为夏人犬马奴仆,边境将士不堪我国子民受辱,谋划出兵夺回失地,讨伐大夏,他们联名上书,递交了无数道折子送往京城,然而无一不被谢相公半道拦截。
他以挑拨离间两国邦交的国贼罪名,处死亦或是贬黜了这些将领,寒了护国军士们的赤胆忠心。
只因他私下与夏人往来,两方有钱财往来,为了一些银钱,谢献将汉人的尊严送给蛮敌践踏,为了独掌权势,他甚至要挟地方长史杜维毒杀忠将韩林峰,以至于韩将军延误军令,导致夏人铁骑踏破六州,国土被外敌分割,失地民不聊生!”
“只因一个人的歹意与私心,竟要无数人以血、以骨陪葬,陷国家于不义!”
“陛下,谢献垂帘听政,摆布君主,其心当诛!
臣曾为谢献爪牙,助纣为虐,如今悔悟,自知愧对清流官吏与黎民百姓,臣心中懊悔。”
“臣不求生途,臣愿以死谢罪,以死明志,唯求陛下为天下苍生争一线生机,求陛下按律治谢氏一族重罪!
如此,臣便死而无憾了。”
容山隐当庭叩首,他的额头抵在冰冷的砖石上,以己命换君主降罪于谢献。
他为百姓鸣不平,他煎熬了这么多年,终于从心做了一件善事。
容山隐这些年见过太多人间惨剧。
他知道那些家宅都被冲垮的百姓为了一口粥,不惜大打出手。
他知道有老人的儿子参军入伍,死在对敌夏人的战役中,再也没回家,老人和养来的一条老狗相依为命,如今狗被山洪卷走了,他等不到儿子回家,也再没有家犬陪伴。
他知道染了时疫的一位娘子在溽暑也用布料捂住口鼻,她跟随病人们进山,却高举起自己襁褓中的孩子,求官差带孩子离开。
她的孩子没有生病,她的孩子还那么小,什么大江大河都没蹚过,什么人间美景都没见过,身为一个母亲,她不想让他死在山里……
可这些,都是铜瓦朱门的高官所不知的事。
他们没有经历过征戍之苦,也不知稼穑之辛。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