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赵、魏、韩宣布结盟的时候,三国就料定秦国不会那么容易善罢甘休。
因此加强了咸阳方面信息的收集。
果不其然,恼羞成怒的秦国果然派遣了大军征讨三国。
对三国来说,唯一的好消息莫过于杀神白起并没有担当这次的统帅。
没办法,此时白起破楚声威大振。
对于六国来说,白起加上秦国基本上等于无解的组合。
虽然主帅变成了名不见经传的胡阳,副将也是默默无名的王龁,但十万秦国大军带来的巨大压力还是让赵、韩、魏气氛为之一窒。
秦国大军目标是什么?他们的进攻方向会是哪里?
没有人会天真地认为秦国派出十万大军只是为了中原一日游。
三国的情报部门开始飞速运转,唯一可以确定的是秦军此次剑指韩国。
至于目标是上党还是新郑,更详细的情报受限于秦国严厉的制度,三国也是一筹莫展。
韩国是秦国第一目标,身为当事国,自是全国紧急动员。
在高层的命令下,军中的斥候们全部撒向了西面,力求第一时间掌握秦军的动向。
身为盟友的赵国、魏国自然不能袖手旁观。
赵国在紧急磋商之后,急派大将军廉颇亲率十万大军,自邯郸星夜赶赴韩国边境。
魏国略有些尴尬,因为刚刚走出俘虏营准备回国的魏军主力,第一时间接到国内的通知,原地待命。
魏国派遣了军中少壮派的代表人物--晋鄙前来接任魏军的主帅。
有赵国、魏国做后援,韩国明显有了底气。
但有再大的底气自身不努力的话,也不能赢得胜利。
经过太子然的据理力争,加之华阳之战树立的巨大榜样,此次韩国以暴鸢为主将,太子然为副将,出兵十万驻守成皋、野王一线。
这样的最大好处是无论是上党还是新郑有何战事,韩军主力可在第一时间增援。
依照太子然的判定,秦军直取野王的概率是比较大的。
理由很简单,野王若失,韩国就会被一分两半。
在原本的历史中,秦国就是采取了这样的策略--腰斩韩国,继而攻打上党,引发长平大战,秦国一战而为统一天下打下最后一块地基。
当然,历史已经改变了,太子然现在也不确定秦国是否还会按照这样的步伐走下去。
毕竟直取新郑,一战而灭韩国倒也不无可能。
虽然这样的话秦国会付出比较高的代价,但站在秦国的角度,这样的代价完全值得。
太子然不是没考虑过秦军会兵出奇招,直取新郑。
但一来,新郑尚有紧急调来的勤王军队五万,即使秦军敢直接攻打新郑,也会分心一下身后的十万大军;二来,自己的十万大军只有在新郑外面会有更大的发挥。
赵、韩两军毕竟是客军,万一出现畏敌不前的话,韩国唯一可以指望的就是自己的十万大军,自己的发挥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此战的成败。
八日后,温地。
秦军副将忧心冲冲地对主将王信说道:“将军,魏军攻城已经两个昼夜了。
光今天末将就率人把他们从城墙上赶下去三次,兄弟们死伤惨重,能战的已经不足八百。
再守下去,兄弟们都得死在这里啊!
突围吧,将军。”
说完,副将不顾身着铠甲的不便,毅然跪在王信面前。
王信惨然一笑,却是说道:“突围?能突到哪里去?城下足足八万魏军。
守城虽然希望渺茫,但好歹是点希望。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