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想近期刘良的弹劾案,以及皇帝因小事而惩罚的人数,他感到自己的勇气正逐渐消磨。
“太子殿下,求您救救我!”
季存义跪在宫廷大厅中,朝臣和侍女们纷纷让开了一条通路。
刘盈微微皱起眉头,沉声道:“陛下,只是将你从地方官的职位上调回,并未施以其他惩罚。
你为何如此害怕?”
季存义回答道:“陛下,我实在是害怕!”
他是一位自刘邦在沛县起事便追随左右的老臣,对主上的性格了如指掌。
想到皇帝今日将要审理自己的案件,他不禁心惊胆战。
他回想近期刘良的弹劾案,以及皇帝因小事而惩罚的人数,感到自己的勇气正逐渐消磨。
此外,他还有另一个身份,是刘良女儿的公公。
如果皇帝决定通过他的女婿对他采取行动,他将无法逃脱。
刘盈冷静地说:“知道害怕,为什么不约束自己?皇帝已经给了你足够的宽容。
如果是别人,你知道会发生什么!”
季存义深知,皇帝的宽容是有限度的,他必须谨慎行事,以免触怒皇帝。
他承诺会更加小心,不再让皇帝失望。
“因为我没有严格执行纪律!”
季存义辩解道,“但我从未想到——”
“你还在为自己的错误找借口!”
刘盈冷笑,“你的话不过是为自己辩解!”
实际上,刘盈对沛县这些老臣有一丝厌恶甚至反感。
这些人心怀权力欲望,诡计多端,善于阴谋陷害对手。
刘良如何会陷入这样的困境?这是皇帝对这些沛县人的警示,但他们现在害怕皇帝雷霆般的报复,刘盈对此感到困惑。
朝代建立后,季存义与刘良领导的沛县派系逐渐成为汉朝朝廷中最具影响力的官员群体。
在朝代初期,这些人,连同江苏和浙江的儒家学者,为了掌握政权而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权力斗争。
他们不仅故意挑拨皇帝在分配官职时对江苏和浙江的官员施加压力,而且对于那些虽然级别不高却握有实权的职位也无法容忍。
江苏和浙江的官员仿佛成为了他们身上的芒刺。
这是因为这些官员无法在皇帝面前保持沉默,最终导致他们的倒台。
即便是已故的晋朝大臣之死,也似乎有着刘良弹劾的影子。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