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过午饭后,已经是下午一点多钟了。
爷爷和杨辰休息了二十多分钟以后,就离开了姨妈家里。
爷孙俩走的依然是羊肠小道。
说起来,杨辰姨妈家这个位置地势还是比较高的。
走了十多分钟后,他们就走上了一条比较平缓而弯曲的道路。
这条道路之所以平缓,主要是在七十年代“农业学大寨”
时修建的一条引水灌溉渠道。
这条灌溉渠道,是把河流上游三四公里远的河水,引到下游缺水的村庄进行灌溉农田之用。
在渠道最前面的引水处,有一条用石头砌筑成的简易水坝。
水坝的作用,就是在那里将水位抬高。
有了水源的灌溉,渠道沿线周边几个村庄的一两千亩旱地就可以变为水田。
这样,既能扩大水田栽培面积,又可以解决旱地作物的缺水和用水问题,增加粮食产量,有利于缓解粮食紧张的局面。
当时,为了砌筑水坝,整个玛村大队根据桐响公社革委会的要求,动了蒙屋,上灯影村,灯影村,花洛村,松向新村的几百名社员群众,参加了当年的水利建设大会战。
杨辰的姨妈、姨丈当年都全程参与了这条水利沟渠的建设。
他们亲自见证了水利沟渠建设的艰辛和困难,也享受到了水利建设所带来的好处。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
。
没有水利设施,要想提高农作物的产量,那几乎是不可能的。
“望天地”
、“望天田”
,靠的是老天爷的眷顾,遇到风调雨顺的年景,还勉勉强强有一点收获。
若是遇到干旱的年份,那些“望天地”
、“望天田”
就基本上颗粒无收了。
八十年代,水田和旱地作物的产量都不是很高,如果水源充足的话,就可以保证种下去的作物会取得不错的收成。
这条水利沟渠修理好之后,光是周围几个村庄的鱼塘也增加了十多口。
那些养殖四大家鱼的农户,自家的鱼吃不完,也可以拿到自由市场去卖,农民的副业收入也会增加。
也可以这么说,水利的建成,不仅带动了农、林、牧、果产业的展,亦带动了渔业养殖生产的展。
杨辰听姨妈说过,修建这条沟渠时,当时是按照抢工分来计算每个人的出勤。
每个村庄,每天都有一名记分员,专门为每一名参加劳动的群众进行登记。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