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农本草经》系统地总结了古代医家等各方面的用药经验,对已经掌握的药物知识进行了一次全面而系统的整理。
全书共计收录了365种药物,正好与一年365日相合,这倒并非巧合,而是作者有意为之的结果。
将365种药物按照上、中、下分为三类,这被称为“三品分类法”
。
分类的依据主要是药物的性能功效。
上药一百二十种为君,主养命以应天,无毒,久服不伤人。
如人参、甘草、地黄、黄连、大枣等。
中药一百二十种为臣,主养性以应人,无毒有毒,斟酌其宜。
需判别药性来使用,如百合、当归、龙眼、麻黄、白芷、黄芩等
下药一百二十五种为佐使,主治病以应地,多毒,不可久服。
如大黄、乌头、甘遂、巴豆等。
《神农本草经》中也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药物理论,由此奠定了药物学的理论构架。
提出了君臣佐使的组方原则。
所谓君臣佐使,本为社会中的不同阶层成员,有不同的职能与等级,药物学将其借用来说明药物在配伍中的不同角色。
如上品药为君药,中品药为臣药,而下品药为佐使药。
在组方时,应该充分考虑药物的特性,方中既要有君药、臣药,还要有起协助作用的佐使之药。
其比例可按照一君、二臣、三佐、五使或一君、三臣、九佐使的原则来处理。
《神农本草经》中对于所收录的各种药物的功效和主治疾病都进行了简要的记载与描述,这无疑是早期临床药学宝贵经验的总结。
李元本来以为这是一本枯燥的药草说明书,没有想到,居然是一本药物学,类似西医的药理学。
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机体间相互作用规律及其药物作用机制的一门科学,主要包括药效动力学和药代动力学两个方面。
前者是阐明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和作用原理,后者阐明药物在体内吸收、分布、生物转化和排泄等过程,及药物效应和血药浓度随时间消长的规律。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