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曲阳城池太小,城内拥挤不堪,并无校场,也没有练兵的地方,如果让士卒住在城内,每天都要出城训练,晚上还要再回城中歇息,一进一出也是麻烦,所以赵大宝决定在南门外修建一处校场,让士卒驻扎在此处。
一早起来就能就地训练,晚上解散就能就地休息,倒是节省了不少时间。
既然要修建校场就不能太马虎了,搭建帐篷什么的就免了吧,毕竟不符合我们汉人的生活习惯,所以必须要建兵舍。
“眼下已经是冬天了,天气只会越来越冷,现在我来教你们一种取暖的方式吧,保证一个冬天冻不着你们。”
毕竟赵大宝也是生活在北方的娃,对农村的取暖方式倒是有一定的了解。
他知道一种农村取暖用的土地暖,其实跟火坑的原理差不多,就是在屋里挖一个大坑,然后在地面下预留出烟道,只要往坑里堆上木屑、秸杆或者是玉米杆之类的易燃物,点燃后拿个盖子把坑盖上,一个冬天屋里暖暖和和的,基本能维持在20度左右,取暖效果惊人。
其实这种方法在古代的达官贵人家里早已出现,但是造价不菲,光是消耗的炭火就不是普通老百姓能承受得起的,所以很少有人用。
而普通老百姓生活本来就很艰苦,连饭都吃不上,哪敢有什么奢求,顶多也就是抱着火盆烤烤手就很知足了。
但是这种取暖方式白天还好说,晚上睡觉后也不可能再爬起来往盆里添柴火吧,所以总体来说还是挨冻的时候多。
可是赵大宝的这种取暖方式能保证一个冬天全天二十四小时屋里都是暖和的,而且节能环保,只需要秸杆就能够点燃一个冬天,而秸杆获取方便,只要是种地的人家,都有秸杆好吧,比上山打柴还容易获取。
所以这才是造福百姓真正实用的方式,必须要大力推广,让老百姓全都能过上好日子,就是赵大宝毕生的心愿。
好嘛,他这个理想还真是够丰满的。
但是把火坑建在屋里容易造成一氧化碳中毒,所以为了保证群众的生命安全,赵大宝对火坑进行了改造,只需要建在屋外,然后利用火道直通屋内,这不就完美解决这个问题了吗?
然而这种方式看似简单,但是真要建设起来实则需要很高的修建技巧,既要考虑到通风又要照顾到热气在火道内的流通。
而赵大宝也是知道有这种方式,具体怎么操作他也搞不明白,也找不到专业人士探讨,那怎么办呢?
这关系到赵大宝在这个时代冬天的生活质量,必须排除万难给造出来啊,有困难要上,没有困难制造困难也要上。
“不管了,总之先建起来再说吧,不行再改。”
赵大宝真是心大,说干就干。
毕竟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那还愣着干什么,赶紧搞起来吧,所以赵大宝亲自设计了建设图纸,把火坑、火道、烟囱等位置一一设计好,然后马上安排人手照着这个方案施工。
为了避免浪费人工和材料,决定先建一个样板房作为试验场所,而赵大宝也不敢闲着,亲临现场指挥。
果然,事情并不是想象的那么简单,起初结果并不理想,甚至可以说毫无效果,但好在赵大宝毫不气馁,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万历中兴,明朝最后的辉煌。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打土豪,分田地,为了过上好日子,穿越者毅然掀起一场浩浩荡荡的土地革命...
中午1200更江国与隋国是世仇,双方你来我往的打了几十年,都想把对方按死在黄河边上。为了实现这个目标,隋国派出那位天煞孤星,以冷血弑杀著称的太子隋衡,直捣江国都城。江国派出他们德名遍天下招揽名士无...
又名祖国在召唤。华锋语是公认的国宝女科学家,科研成果斐然仰慕者无数,于3005年寿终正寝。 没想到,却穿到了2005年一个假千金身上,她果断选择离开豪门,回到乡下继续读书。 一路逆袭当学神,进入最...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有人说,假大空。且看一个普通文科生在秦时世界,如何拨动时空的琴弦。地泽万物,神农不死。农家,还不去研究杂交水稻。大道阴阳无极太一。阴阳家,快去发现宇宙星空的奥秘。儒家道家,天人合一境界还有另一种诠释。名家墨家,世界的本质属性是物质性。先贤诸子,你们的学说泽披后世,却无法孕育自然科学的种子。陆言决定,他要改变这一点。江湖朝堂,波澜壮阔,蓦然回首,他已成为人间之圣。PS本书不是爽文,前期甚至有点小虐。也不算完全的系统流。欢迎开喷,前提是看完前六十章。书友交流企鹅701922453...
我,李青,有系统。系统是什么玩意这明明就是替身攻击...
日常万更,下本渣了对心上人说不出话的外交官前夫,右上角作者专栏,来个爱的收藏哦本文文案作为准嫂子,门阀女家主清欢撞破了夫弟绑架穆家庶子穆云琛,欲行断袖的丑事。然而不明真相的少年穆云琛醒来却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