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吕世衡临死前给秦王留下了某些线索,这些线索指向了《兰亭序》的秘密。
四、正是因为吕世衡留下的线索,秦王登基后才开始广为搜罗王羲之真迹,表面上说是喜爱其书法,其实是为了破解《兰亭序》的秘密。
看着父亲白纸黑字记下的这些发现,萧君默一时间惊得目瞪口呆,同时也更加困惑——当年此案令父亲如坠迷雾、一筹莫展,可为何时隔整整十六年后,父亲突然就有了这么多重大的发现?
带着这个疑问接着往下看,萧君默终于释然。
这些都是“临川先生”
,也就是魏徵在二月二十三日这天对父亲说的!
魏徵其实对这些事情早就洞若观火,之所以深藏不露,是因为他认为这些年来天下太平,这一切就没必要再提起。
但是眼下,魏王与太子的夺嫡之争愈演愈烈,朝局岌岌可危,且辩才一旦被找到,《兰亭序》的秘密被揭开,后果更是不堪设想,所以才把这一切告诉了父亲,目的就是要采取行动维护社稷稳定,同时阻止《兰亭序》之谜大白于天下。
萧君默立刻翻开《兰亭集》,发现“无涯”
二字与“玄泉”
一样,都是出自王羲之本人在兰亭会上所作的五言诗,诗文是:仰望碧天际,俯瞰绿水滨。
寥朗无涯观,寓目理自陈。
突然间获取了这么多前所未有的发现,萧君默颇为惊喜。
然而,这些线索却都不足以让他接着往下查,不免又有些遗憾。
由于父亲猝然离世,这本“贞观十六年”
的日记只写了薄薄十几面,后面大部分是空白。
萧君默翻到了写有文字的最后一面,即二月二十五日的日记。
这是父亲留在世上最后的文字,写得有些潦草,且只有寥寥十几个字,但萧君默一看之下,顿时感到眼前一亮。
纸上写着几个人名,还有几个含义不明的词:吕系 吕本 吕世衡 孟怀让 羽觞 避祸远遁萧君默最近早已把王羲之的兰亭会研究透了,也将与会四十二人的名字牢牢记在了脑子里。
所以他一看便知,吕系、吕本也是其中两名与会者,是一对兄弟,兖州任城人。
萧君默记得他们并未在兰亭会上作诗,为此一人还被罚了三觥酒。
现在,这两人的名字赫然被父亲写在吕世衡之前,这是否意味着,他们是吕世衡的先祖?而吕世衡所传承的“无涯”
代号,正是来自他们?
萧君默觉得可能性很大,不过眼下这个并非重点,当务之急是要搞清楚:这个孟怀让是谁?父亲为何会把他的名字写在吕世衡后面?“羽觞”
到底暗指什么东西?“避祸远遁”
又是什么意思?
父亲的意思是不是在怀疑:吕世衡在玄武门事变前,担心自己有可能阵亡,所以把羽觞暗中交给了这个叫孟怀让的人,此后发生了吕氏灭门案,孟怀让受到惊吓,为了避祸便带着羽觞远走他乡?
萧君默觉得,这是目前唯一合理的解释。
为了证实这一点,萧君默马上又翻开“武德九年”
的日记,果然在父亲所记的有关“吕氏灭门案”
的案情线索中,看见了这个名字。
孟怀让,陇右鄯州湟水人,武德年间任职左屯营旅帅,驻守玄武门,是左屯营中郎将吕世衡的部下,曾在玄武门事变中负伤,“吕氏灭门案”
发生后数日,突然举家消失,不知所踪。
父亲认为此事可疑,当年便亲赴其家乡陇右查找此人,结果发现孟怀让根本没有回乡,也无人知晓他究竟去向何方。
由于当时没有其他线索辅助,所以明明觉得此事十分蹊跷,父亲也别无他法,只好放弃追查。
没想到,时隔整整十六年后,父亲听了魏徵的一席话,才蓦然悟出这个孟怀让很可能与“羽觞”
有关,因而在最后一篇日记中写下了他的怀疑。
然而,时过境迁,当年的“吕氏灭门案”
早已被世人淡忘,这个孟怀让到底躲在哪里、是否还在世上都不得而知,所以父亲最后也只能带着这个疑问猝然离世。
至此,虽然整个《兰亭序》之谜对萧君默而言还是一团无边无际的迷雾,但有了“无涯”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