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两位专家介绍完后,苏易大致明白了ppp模式实际上是资源与资本的合作完成项目实施,然后在一定的年限内,通过运营收益,实现资本退出。
“崃山的棚改项目已经确定作为ppp项目的试点,项目的体量不算大。
但其意义却很明显,如果这个试点项目成功,那后面的项目将复制这种模式。
也就是说,如果能获得这个项目的合作,我们公司将作为部分政府资源开发的执行人来完成这些项目的实施,而且,因为通过运营的方式实现资本退出,那么在这个约定的年限内,就保证了稳定的收益。”
马达在两位专家介绍完后,对苏易说。
“我是否可以理解为,如果市场是一条河流,而企业收益就是在这条河里挑水,那现在的ppp模式,则相当于我们自己挖了一口井。”
不得不说,专家的介绍和解释让苏易对ppp模式的了解更深入了许多。
“可以这么说。
但这口井,其实就是政府掌握的国家资源,而参与项目的资本方,则是实际的挖井人。”
陆教授接着苏易的话题解释。
“因为是试点,所以这次的棚改项目很可能会设置比较严格的资格预审。
能否入围,将是是否可以参与这个项目的第一个门槛。
而资格预审条件的设计,会由当地政府把控。
政策有了,实施方案的制定就存在一定的空间。
说白了,资格预审条件是可以量身定制的。”
马达说完,意味深长地看着苏易。
“马总,我想我能明白你的意思。
但现在我无法给你一个确定的答复。
毕竟,这种模式我还没有完全消化,而且,在实施中会有哪些限制条件也无法预测。
我先消化了解一下,然后再与马总进一步沟通。”
苏易等马达把话说完后,谨慎地说。
“其实,这就是与苏总分享一个信息,如果条件成熟,我们就做崃山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马达说完端起酒杯:“苏总,我们是第二次见面了。
来,预祝我们能成为这个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与马达碰完杯后,苏易又分别给陆教授和刘评论员喝了一杯。
接下来,马达提到了苏易在木江的那个项目。
“苏总,你在木江那个工业厂房项目,我们的方案不知道苏总是否满意?”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