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尚小说

第3章 活着至少要再活二十年(第3页)

苏易重组天河集团的时候,并没有向银行贷款,而是以承担债务的形式,完成了天河集团的改制。

虽然后来天河集团成了英业最大的一个包袱,但当时,通过天河集团的改制,苏易的英业集团成为榕市第一家重组国企的民营企业,而英业也因天河集团的改制有了国企背景。

而在木江重组木江宾馆的时候,自己的英业集团与木江宾馆签订了重组协议,以木江宾馆改建装修的全部投入,换取木江宾馆51的股份。

而自己用这份重组协议和木江宾馆的装修预算在银行贷到了一千二百万。

贷款主体是英业集团,抵押担保用的是木江宾馆50的股权。

那是苏易第一次用杠杆完成了公司的扩张。

接下来,苏易大幅扩张。

一切计划似乎都很合理,多元业态跨行业经营才是一个集团公司应该有的产业结构。

这理念没毛病!

苏易选择了工业地产,认为最终要有真正的实业才算走上正轨。

借助在木江的人脉优势,以木江宾馆为平台,选择了在木江新建的工业区买了三十多亩土地,准备建厂房。

苏易的规划是,再办一家生产实体,剩余的厂房用来出租。

接下来,租赁厂房,办了一个金属门窗公司,想在厂区建成前,先打开生产走上正轨。

设备投资,人员引进这些不说。

光是一个金属门窗的资质,每年挂靠的技术人员费用就超过十万。

而厂里的员工人数,仅一线生产工人就接近五十人,管理人员,质检人员,销售人员,有十多人;而安装组的管理人员有十多人。

苏易竭尽全力的扩张,经营收益却无法覆盖投资,只有靠输血维持。

不过,当时苏易并不担心,这些项目一旦投产投运,那点利息根本不算什么。

当时天河大厦的年营收大约在一亿左右,货款结算周期略微拉长也可以占用部分资金。

这也是当时苏易最大的底气。

然而,没过多久,在电商的冲击下,天河大厦退租的商户超过50,未结算营业款加上货款却成了苏易最大的一笔应付。

装饰公司承建的项目一来甲方进度款滞后,二来工程款也被挪用,直接导致在每年八月底和春节前民工讨薪事件。

严重的一次,分包的包工头甚至被拘留了五天,苏易再次向父亲借了四十万才把包工头从拘留所取了出来。

资金出现严重缺口,木江厂区的建设便无法按合同支付进度款,总包方开始拖延工期,最终停工烂尾。

项目被法院查封,因土地款尚未缴清,土地证无法取得,项目烂尾,无人愿意接盘。

这个烂尾厂区目前在名义上还是英业的资产,只是,根本无法变现。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本月排行榜
本周收藏榜
最新更新
    新书入库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