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不适手在病体的生存,但空气可作为传染的媒介物,它是病原体在一定时间内暂时存留的环境。
空气散播主要是以飞沫、飞沫核或尘埃为载体。
经飞散于空气中带有病原体的微细泡沫而进行的传播称为飞沫传播。
所有呼吸道传染病主要是经飞沫传播的,如口蹄疫、结核病、牛流行热、猪气喘病、流行性感冒、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等。
这类患病动物的呼吸道往往积聚大量渗出液,刺激机体咳嗽、喷嚏、喘息或鸣叫,呼出的强气流把带着病原体的渗出液从呼吸道喷射出来,形成飞沫飘浮于空气中,被易感动物吸入而感染。
一般情况下飞沫中的水分会很快蒸发,飞沫变干后成为蛋白质和病原体组成的飞沫核,核越小则落地越慢,在空气中飘浮的时间较久、距离较远。
但飞沫传播是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的,患病动物喷出的飞沫其传播距离不过几米,维持时间最多数小时。
但由于传染源和易感动物不断转移和集散,因此使不少经飞沫传播的呼吸道疾病大规模流行。
一般来说,干燥、光亮、温暖和通风良好的环境,飞沫飘浮的时间较短,其中的病原体(特别是病毒)死亡较快;
相反,动物群密度大、潮湿、阴暗、低温和通风不良,则飞沫传播的作用时间较长。
从传染源排出的含有病原体的分泌物、排泄物和处理不当的尸体散布在外界环境的附着物上,经干燥后,由于空气流动冲击,带有病原体的尘埃在空气中飘扬,被易感动物吸入而感染,称为尘埃传播。
尘埃传播的时间和空间范围比飞沫要大,可以随空气流动转移到别的地区。
但实际上尘埃传播的作用比飞沫要小,因为只有少数在外界环境生存能力较强的病原体能耐过这种干燥环境或阳光的曝晒。
能借尘埃传播的传染病有结核病、炭疽、痘病等。
经空气传播的多为呼吸道及可经黏膜感染的传染病,其流行特征是:
传播途径易于实现,传播速度快、范围广,病例常连续、大批发生,多为传染源周围或其下风口的易感动物。
潜伏期短的传染病如口蹄疫、流行性感冒等,易感动物集中时可形成暴发。
此类传染病多有周期性和季节性,一般以冬春季多见,并与圈舍条件及饲养管理有关。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