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的时候,曲出现。
这样,诗歌又回到了音乐。
实际上,回到音乐,并不是一件坏事。
因为如果只是诗歌,可能只是在有限的知识分子之间交流,很难走进普通老百姓中。
普通老百姓很难知道这个诗人。
白居易倡导过“新乐府运动”
,实际上就是要让诗歌进入普通老百姓中,当然也是为了让诗人在普通老百姓中更有名。
但毕竟成效不是很大。
而诗歌与音乐结合,通过古代各种各样的娱乐场所传唱,因此,诗歌传唱的就更广,诗人的名声就更大。
(三国演义之三顾茅庐)其四,茶余饭后的演绎。
古代的人,要想更出名,其事迹,必须要成为演义传说,才能在民间广为流传。
三国人物为什么家喻户晓?就是因为三国人物进入了演义故事之中,这种故事在茶余饭后被多方讲述,各种演绎,因而他们才非常出名。
也许在这种演绎中,很多人物,已经与历史上本来的面目不一样。
比如杨家将的故事,后世的讲述,早就偏离了最初的情形。
但是,正是这种变形,杨家将的故事流传得更广,杨家将才更出名。
如果是讲真三国,讲真杨家将,估计可能他们的故事,早就没人听了。
他们的知名度,也没有那么大了。
从以上的分析,我们还可以看出,由于古代通讯不发达,“媒体人”
不多。
因此,不可能让很多人出名。
但是一旦某个人出名了,其传播范围,也是远远高过当下人的。
先秦时期,甚至有人说从夏朝就开始有一种叫“遒人”
的官员。
这种官员通常的解释是古代帝王派到民间了解人民疾苦的官儿。
可他们还有一个使命,就是宣扬“教化”
,而这教化中,就包括了最新的政令、精神以及新闻等。
木铎是一种古代的响器,相当于一种手摇铃。
铎分金铎和木铎。
金铎是战场上用的,可以代替击鼓,而木铎则用于文事。
《左传》中曾引《尚书》中的记载,说每年到初春的时候,遒人就会摇着木铎沿着路而来,他会告诉人们最新的政令和新闻。
遒人和木铎,可算是传媒行业最早的雏形了。
布告和露布
秦汉之时就已经有了“布告”
。
而且布告主要有种形式。
一种信函、公文的方式,比如《史记》中记载:“吕氏所立三王……事已布告诸侯……”
另一种则是我们熟知地张贴榜文。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