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南派小说对通俗文学的继承与展
1、对近现代南方通俗小说的继承与展
总体来看,南派小说对于近现代南方通俗小说在创作方法、风格、结构及思想倾向上存在继承与展,并在这种扬弃中逐渐形成了独有的风格特点。
有关论述在第三章中有具体展开,此处只做简略阐述。
先,从创作方法上看,南派小说将近代南派武侠的浪漫主义与谴责小说的现实主义相结合,以浪漫主义手法记情记物,以现实主义手法写人写事,实现了虚与实、幻境与实境的交融。
其次,在写作风格上,南派小说继承近代社会历史小说、谴责小说的批判讽刺意味,滑稽小说的风趣幽默,在幽默与惊险、批判与谅解间找到新的平衡点。
在结构上,南派小说破除了传统通俗小说的章回结构与故事模式,将叙述视角由零聚焦向内聚焦转换,求“玄”
求“新”
。
此外,南派小说更加注重商业性与文学性的结合,重视作品的思想价值及美学价值,在对人性、战争题材的处理及对暴力、鬼怪的描写上,实现了化丑为美,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新的时代美学的内涵。
由此,南派小说实现了对近代通俗小说的继承,并选择了与时代相合的展方向。
2、对神话传说的继承与引用
上古神话作为一切文学的源流,以思想观念或原型的形式渗透于文学作品之中,小说创作因以情节、人物见长,更成为其中与神话传说联结密切的部分。
而这之中,通俗小说因其娱乐性、大众性与商业性,往往趋于求新求奇,因而对神话传说的借用与再创造比之惯于引借史料的纯文学小说更加频繁。
南派小说承袭传统通俗小说这一特质,借“盗墓”
题材之便,经由奇而不诡的情节,寻找到上古神话与现代故事背景的契合点,以故事叙述者的想象力对传说故事进行二次创作,既避免了对情节背景的凭空捏造,又不减其惊疑玄妙色彩。
以《盗墓笔记》为例:其五《蛇沼鬼城》有周穆王西行昆仑求长生于王母,此即所谓“王母清歌玉琯悲,瑶台应有再来期[6]”
,所用为周穆王西征昆仑相悦于王母的传说故事;其三《秦岭神树》有厍国奉双人面蛇为神,铸青铜巨树以血祭祈愿,原型便是“人蛇身,长如辕,左右有[7]”
的延维及以其为信仰的蛇国;所涉黄肠题凑[8]、金丝木双凤雕子棺[9]、悬棺洞葬等葬式,在《葬经》中皆有涉及;所见鸡冠蛇[1o]、烛九阴、黑飞子等异兽,则在《山海经》中皆见原型。
比之前代的市人、话本小说,南派小说对于传说故事不再进行大刀阔斧的加工变形,其态度更加趋近于纯文学作品对史料的引用。
从资料图文上得来的神话已多少失了古时坊间说书烹茶时的韵道,虽谈不上生硬,却不免失之灵动了。
但在另一种层面上,南派小说这一杜绝生造、言有所依的严谨精神,也恰是通俗大众文学向雅、向上展的体现,是为“学者派”
所肯定且适应年青一代更高文化阅读要求而作出的改变。
3、对自由主义作家创作的继承与展
南派小说堂会以“想象力极限”
为经,“全新自由写作模式”
为纬进行创作活动。
此所谓“全新自由写作”
,我见,便是相对二十世纪二十至三十年代的自由主义作家创作模式而言。
自由主义文学涵括了现当代多个流派的创作,其中具代表性的主要有胡适影响之下的“新月派”
文学,带有周作人“闲适”
、“兴味”
的“语丝”
文学及“京派”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