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西延展到中亚,向北到了贝加尔湖,向东囊括整个朝鲜半岛,向南直抵越南中部地区。
无论你往哪个方向走,没有一到两年、甚至更长时间,根本回不来。
武周时期的边远地区治安状况,已不像贞观年间那么安全,时有战火发生,一旦遭遇抢掠,会有丧命风险。
郑崇质的母亲年岁已高,又罹患重病卧床不起。
这一走,不仅无法在床头尽孝,而且母子很有可能再也见不到了。
狄仁杰实在不忍这副生离死别的场景,主动找领导蔺仁基、李孝廉,请求代替郑崇质出行。
蔺仁基与李孝廉原本一直不和,谁也瞧不起谁。
狄仁杰不顾个人安危,慷慨替同僚赴难的义举深深触动了他们,使他们倍感愧疚。
不仅亲自出面协调取消了这次出使任务,还相互握手言和,成了朋友。
仪凤元年(676年),表现优异、群众基础良好的基层司法工作者狄仁杰,调入国家最高法院大理寺,成了分管全国司法案件的从六品法官。
一年内,他先后处理审结了大量积压案件,共涉及一万七千余人,竟无一人质疑上诉。
影视剧中的神探之称,名副其实!
有一次,左威卫大将军权善才、左监门中郎将范怀义所部士卒,误砍了栽植在太宗昭陵墓旁的柏树,被大理寺检举告发,建议依照律法予以撤职处理。
高宗李治恼怒他们无故惊扰父亲陵寝,在大理寺呈报的批件上专门交代要将二人处以极刑。
面对典型的轻罪重判,大多朝臣选择了沉默。
狄仁杰却在朝会中犯颜直谏,站在维护大唐律法的角度上,竭力替素无往来的两名将领申辩。
最终成功说服了高宗,改判流放岭南。
也正是通过这件事,小官狄仁杰开始进入高宗视野。
高宗欣赏他的正直与胆识,将他提升为侍御史,专司弹劾朝中不正之风。
调露元年(679年)正月,司农卿韦弘机奉诏在神都洛阳新建宿羽、高山、上阳等宫殿,盖得极为壮阔豪华,仅上阳宫走廊就横亘一里多长。
高宗亲临审视甚为满意,马上就要搬过去住。
狄仁杰却上奏疏弹劾韦弘机,说他引导皇上大兴奢靡之风,韦弘机因此被免官处理。
左司郎中王本立善于阿谀奉承,高宗、武后对他厚爱有加。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