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对于这些文官突然在财政支出上发难的行为,早在朱由校意料之中。
朱由校也知道大明的财政制度的确很糟糕。
因为权贵士绅免税的缘故。
而商品经济发展的宏利又未到朝廷手里。
所以就使得朝廷的收入不但没有因为商品经济的发展而增加,相反还因为免税阶层的扩大而减少。
而到现在内忧外患加剧的时候,朝廷开支也就增加,但朝廷收入偏偏又减少了,所以就只能加赋于民,最终使得朝廷和百姓两头都是越来越穷。
因此。
忠心爱民的一些文官会尽量要求朝廷节省开支,以避免百姓负担过大。
而有私心的文官也希望朝廷尽量节省开支,千万不要到最后不得不从他们身上收税。
最终,文官集团内部无论忠奸与否,政治主张都趋于一致,都希望朝廷节省开支,能少花钱就少花钱。
不过,在朱由校看来,治国理政不是节约钱就可以的,因为有些事就不是节约钱就能办好的,甚至会因为过于抠门而使得事情变得更糟糕。
所以,朱由校没打算因为这四部尚书要钱就选择退缩妥协。
因为朱由校已经有解决大明财政问题的法子。
甚至有最直接简单有效的法子。
只是朱由校为不让天下太过动荡,且不想自己这个皇帝面临的风险太大,才选择了先练兵和培植亲信并缓缓改变大明财政困境的法子而已。
但真要是把朱由校逼急了,朱由校真会做出像他威胁孙承宗那样的行为。
第二日。
吏部尚书李汝华、户部尚书汪应蛟、兵部尚书张鹤鸣、工部尚书王佐以及阁臣方从哲、韩爌、王象乾三人皆来到了朱由校面前。
本来四部尚书以为题本上去这么多日子后,皇帝会像万历一样留中不再理会他们。
但四部尚书没想到皇帝陛下突然要召见他们。
四部尚书因此自然是很欣悦的,都认为皇帝还是在乎天下军民死活的,也在乎自己江山社稷的,而只要在乎就好,只要还在乎就知道辽事该怎么做。
四部尚书一到乾清宫先向朱由校行礼后,朱由校就先看向了张鹤鸣:“兵部先说,朝廷欠天下军饷多少银?”
();() 张鹤鸣有些惊讶,他本以为皇帝会教训他一番,企图说服他支持熊廷弼的战略或者直接将他罢职,但他没想到,皇帝会直接问他欠饷多少银。
张鹤鸣只得实话答道:“自神庙朝以来,欠饷五百六十四万余两。”
朱由校点首,看向内阁阁臣和司礼监秉笔太监:“即刻拟旨批红,从內帑拨五百八十万两银于兵部,以发所欠之饷,多的用作路上损耗,不得向边军短发。”
张鹤鸣愕然不已,他没想到皇帝陛下直接拨內帑,只得回道:“陛下圣明!”
接着,朱由校又问着户部尚书汪应蛟:“汪爱卿,辽东接下来需运粮费多少银?”
汪应蛟回道:“回禀陛下,需三百一十二万余两。”
朱由校因此又问:“户部现有存银多少?”
汪应蛟回道:“尚亏空六十七万八千余两!”
朱由校点了点头,他没有因户部亏空而责怪汪应蛟。
因为朱由校知道汪应蛟才在南京户部尚书任上调任为户部尚书不久,这个亏空不是他造成的。
而在汪应蛟之前的户部尚书是李汝华。
李汝华接替了之前因为辞官而被查出有贪墨之事的吏部尚书周嘉谟成为新的吏部尚书。
但朱由校也知道李汝华历史上解决过官吏侵吞军资以及垦荒甘肃的事,算是有些能为的大臣,而户部亏空以前都是百万两起步,在李汝华能在担任户部尚书期间把亏空减至数十万两也算是出了力。
所以,朱由校也没打算怪罪李汝华。
当然,朱由校也没打算因此奖掖李汝华。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茸茸是只貔貅幼崽。一觉醒来,她脑海中有个自称阻止黑化系统的东西说,宿主现在在一本小说里,你的爸妈是炮灰,你的哥哥们是反派。茸茸不解的歪头,眨巴一下水汪汪的大眼睛。系统继续说,三天后你的大哥...
一个转生成史莱姆的宅男,在异界旅行,进化,最终成为最强史莱姆的故事。...
杜玉娘重生归来,发现自己回到了十二岁,悲惨的生活还没有开始,一切都还来得及。她想重新活一回,却发现,即便自己不再爱慕虚荣,渣男却依旧阴魂不散。难道她就摆脱不掉命运的轨迹了吗她收起了无知和虚荣心,要...
这是人类和古神族之间的战争,追溯到太古,延伸至未来,贯穿历史长河,谱写史诗。古神们带着破碎的世界入侵现实。亘古的隐秘神话揭露真相。升华者在时空的间隙穿梭,往返两界。现实与超凡,刀与剑,血与火。当末日降临,古神从长眠里苏醒。大幕渐起我的父亲曾因调查某位神明的复活而失踪,至今生死未卜。我很慌,但不完全慌。因为那个被复活的神明,就是我。...
数风流,论成败,百年一梦多慷慨有心要励精图治挽天倾,哪怕身后骂名滚滚来。轻生死,重兴衰,海雨天风独往来。谁不想万里长城永不倒,也难料恨水东逝归大海。...
林默儿带着小萌龟与小黑蛇重生了,前世的她为了引起父亲的注意,叛逆顽劣,还误把白莲花当亲人,殊不知,她一直都是某个老干部甘愿捧在手心的宝,再次睁眼,有些人的命运是不是该改写了同样重生的某个老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