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喻洲和渝昔一样做事不会拖延,说好的事挂了电话就立马行动起来,给渝昔发来了文件。
文件很大,渝昔等了好一会才接收完毕。
但里面的分类不是很多,主研项目只有一两组,其中的每一个文件的数据量都大得出奇。
这是因为在科研实验室中,一个重要课题研究两三年甚至十几年都是很正常的事情。
渝昔点开第一个研究项目依次往下,题名是“关于降低免疫系统的专项免疫能力的可能性”
、“自身免疫发病机制研究从过敏到自身免疫”
、“癌细胞分离法”
等。
他眼神一凝,虽然方法不同,但星火医药的研究方向和他的设想方法倒是有些不谋而合。
自身免疫病放在现在是一件极其让人头疼的事情,因为目前的医疗发展水平还不能做到控制和调节人体的免疫系统,所以不能完全根治,大多数的病症都需要终生服药。
如果是严重病症又发现得晚,预后一般都很不理想。
再星火这几期的研发药单,都是新型的高效抗过敏药,新型靶向药等等,可以得出,他们的研究方向应该是探究自身免疫病的发病原理和环境诱因。
其对策手段要么是用靶向药直击癌细胞,要么是在免疫系统上做文章,通过降低免疫系统对自身抗原的敏感度而解决免疫系统攻击自身器官的“过度防卫问题”
。
构思当然很理想,但是实际操作的难度太高。
星火的几期药物开发检测下来,实际上的效果远没有预想的那么好。
他们研制出来的第一版专项降疫药不仅没有骗过免疫系统,反而使它对其它抗原的识别力降低了些,长此以往后果就是反而使并发症更早一步的到来,根本没法应用于临床医学。
第二版药却又在降低敏感度上用力过猛,就好比讲免疫细胞的眼睛给蒙上了。
这样根本不是专项降疫药,而是无差别削弱了免疫力,更无法应用。
完这些数据,渝昔叹了口气,按了按眉心,心里有点闷。
技术、实验水准、专业操作统统没问题,最大的问题就是他们的方向完全错了。
南辕北辙。
轻飘飘的几句总结,但这些其实是一整个研究室的学者们四年的光阴。
这怎么能让人不感到颓丧
许多人从意气风发的青年踏入这一深不见底的领域开始,熬到头发白了也不一定能到显著的成果。
成果真正出现甚至可能会在他们退休之后。
但能说他们没贡献吗当然不能。
追求科学本是寂寞的试错之旅。
前人不种树,后人怎能这么快乘得到凉不多走路,走遍死胡同,又怎么能找到正确的道路。
可教科里永远不会出现他们的名字,不会出现那些默默付出的幕后英雄。
这虽然可以理解,却也足够惋惜。
他最开始接受任景的科创大赛组队的邀约,就是可惜那些心怀梦想却不知道该往哪个方向努力的人们。
做科研难最难的并不是天分,而是品质。
这不是有点小聪明却只能保持三分钟热度的人能坚持下来的,它要求研究者拥有十年如一日的耐心和坚守。
渝昔了眼时间,已经晚上十点多了。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